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安排意见 >> 正文
司法行政工作重点安排意见

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情况为主要内容,写出日记或周记,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日记实行每月进行一次审阅,解除矫正时收回装入个人档案。各区、县于4月底前全面实行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日记制度。

21、积极开展社区矫正人员心理矫治工作。建立全市社区矫正心理矫治工作志愿者库,由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或司法所选聘开展专题讲座和个别心理辅导。

22、进一步规范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工作。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条之规定,进一步规范解矫宣告程序和内容,做好与安置帮教部门的交接工作。

23、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帮困扶助工作。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力度,积极帮助符合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纳入城镇(农村)低保,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责任单位:各区县局、市局基层工作处。

(三)安置帮教工作

24、充分发挥安置帮教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认真做好服刑在教及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信息核查录入及反馈工作。

25、在全市推行刑释解教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做好对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必送工作,对一般帮教对象进行有效衔接,切实提高衔接率。

26、积极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帮扶和服务管理工作,加大协调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就业、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各区、县要建立一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实体基地。

27、争取项目,探索建设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

责任单位:各区县局、市局基层工作处。

(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

28、召开全市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动员启动大会,在4月底前完成区、县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启动。

责任单位:各区县局、市局基层工作处。

三、以推进依法治市为主线,大力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立足依法治市,扎实推进“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实施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29、抓好对重点教育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宣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等相关法律法规。

30、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理念、机制、载体、阵地创新,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1、深入推进“深化法律七进、服务科学发展”活动。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任务,认真组织实施“深化法律七进、服务科学发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送法行动。

32、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立足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打造法治文化产品,建成一批法治文化阵地、培育一批法治文化讲坛、推出一批法治文化曲艺、开展一批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教育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形成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33、进一步深化法治区(县)创建活动及“法治机关”、“法治企业”、 “民主法治村(社区)”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各区县局、法制宣传处、法规处。

四、以强基础促提高为主线,切实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基层司法局工作安排意见
       秋季植树工作安排意见
       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治奖惩意见
       市政办关于节能降耗工作意见
       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管治意见
       严格土地管治严肃土地执法意见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管治意见
       加强现代农业工作若干意见
       全镇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意见
       加强现代农业工作意见
     
    油田个人学习科学发展观事迹
    法院八荣八耻演讲一名法官光荣
    城市规划旅游考察报告
    市委书记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中共…
    企业规章制度财务管理
    服务行业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演讲
    原创首发医院护士优质服务演讲稿
    第四面国旗下讲话
    县政协年终报告
    安监局煤矿工会安全管理总结
    司法局法律援助安排意见
    基层司法局工作安排意见
    司法行政工作制度建设实施意
    司法局理论调研工作要点
    司法系统骨干培训通知
    司法鉴定专项检查通知
    司法系统理论调研通知
    促进行政学院工作意见
    促进行政调解工作意见
    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方案
    工作安排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