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财政工作计划 >> 正文
市政府财政发展计划


    三是抓好项目资金筹措。认真研究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围绕国家、省市资金投向,积极准备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全力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支持和财政性资金支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清理存量资金,归并专项资金以及集中新增财力和转移支付增量资金等多种方式,充分放大政府性投入的乘数效应。突出政府投资重点,优先保证灾后重建、民生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支出。进一步拓展筹资渠道,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投资我县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改善和加强西汇、国投等投融资平台建设,整合充实优质资源,加强融资专业队伍建设,深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信用等级,积极支持开展适度、适宜的投资开发和经营工作,切实增强融资能力,确保争取更多中长期贷款。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发展的支持,切实为县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工程、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四是抓好承接产业转移。深入实施开放合作,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全面梳理和优化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夯实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挖掘政策空间,努力营造区域比较优势。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着力引进一批资源占用少、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税收贡献大、就业容量多的大企业、好项目。坚持以项目和企业为纽带,采取上门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围绕产业链加强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深入实施行政效能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并联审批、全程代理、vip通道服务和一窗式限时办结制度,加大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力度,严肃追究政务服务中的失职行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深化城乡发展规划。围绕成都西部健康休闲新城定位,深化完善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分区规划,优化西部新城*片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规,统筹做好“198”区域整体规划,完成友爱、花园等5个镇总规修编和团结镇太和村等67个村庄规划编制。按照城乡一体、“全域*”的要求,科学编制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的区域规划,修订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市镇建设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深入做好城乡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等专项规划。强化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确保规划刚性执行。 
    二是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完成涉农地区农村产权确权改革,加强农村产权流转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利益分配机制,推进农村产权依法有序流转,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加强耕地保护,健全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储备、使用权流转等制度,采取转让、出租、入股、合理化上市交易等方式盘活集体土地资产,积极争取土地挂钩整理,切实解决耕地保护和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继续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力争2009年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继续深化农村基层治理结构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社、专合组织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切实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三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进一步优化以县为主的公共财政框架,健全县镇两级政府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机制,加大对传统农业镇和欠发展镇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财政预算安排
       财政局党员理论学习安排
       市财政局收入要点
       农业局财政投入要点
       财政厅综合规划要点
       财政厅主要任务
       财政厅财政计划
       财政局建设计划
       财政局老干部要点
       财政局四季度要点
     
    中秋晚会主持词台词两篇
    民政局科学规划油茶发展意见
    气象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
    党委创先争优自查情况报告
    企业登记制度如何适应行政许可法…
    质量监督职员工作个人总结
    图书馆个人工作计划
    邮政部门充值业务进度情况报告
    物价局文明创新发展计划
    中学阳光体育策划方案
    加强市政服务中心建设意见
    市政务工作要点
    试论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
    把依法行政观念贯穿于整个政
    镇政府创业服务年活动方案
    县政府开展创业服务年实施方
    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市政府争先创优总结
    政府领导为民办实事的个人材
    政府教育发展情况的自查汇报
    财政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