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百里长廊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热潮中,为更好地建言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 月日至日,县政协主席、副主席带领部分县政协委员开展了百里长廊产业建设专题视察活动,在现场视察的基础上,召开了县长廊办、百里长廊沿线6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专题座谈会,参加视察的委员对百里长廊产业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月日,县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对百里长廊产业建设进行了专题协商。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百里长廊产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自年月以来,百里长廊沿线6乡镇按照“造林绿化先行,村庄整治配套,产业建设跟进,社会事业同步”的推进办法,采取超常规举措,扎实有序推进百里长廊建设,绿色长廊初显雏形,村庄整治初见成效,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跟进起步较好,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参加视察的委员一致认为:百里长廊建设是县委、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决策,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优势建高地的明智之举,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优势区域率先发展的战略举措。

在视察途中,305省道沿线的房屋基本上是坡屋顶,琉璃瓦,白瓷砖,山边竹,路边樟,门前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画卷。尤其是县河镇大路沟村和水坪镇前进村,农户青一色的黑石板、鱼鳞型、乳胶漆、红墙裙、水泥路、木栅栏,充分体现了竹溪特色,很有代表性。龙坝乡砖裕村,统一式样的楼房整齐地建在小河两旁形成街道,房顶统一镶嵌琉璃瓦,小河上每间隔100米建一座仿古式的石桥,蓝天白云,小桥流水,优美恬静,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过去在集镇都难以见到的垃圾箱在乡村随处可见,村“两委”活动阵地、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农村文化书屋、村级卫生室、新农合连锁店、农资店、文体休闲场所建设也大有进展。

在产业建设方面,一是规划早,行动早。从百里长廊建设一开始,沿线6乡镇就将植树绿化作为突击战,将村庄整治作为攻坚战,将产业建设作为持久战,及时制定产业建设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狠抓落实,使“产业跟进”不致于落后。视察看到的县河中心茶场、城关镇水寨子蔬菜基地、中峰镇贡米生产基地,都是前两年产业建设打基础的结果。二是发挥优势,特色显明。百里长廊沿线6乡镇发挥自身优势,各展其长,突出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了“县河、水坪的茶,城关的菜,中峰的米,蒋家堰的虾,龙坝乡的烟”产业格局。县河镇和水坪镇围绕茶叶产业做文章,茶叶基地面积达到5万余亩,建有 个茶场,加工机械50多台套,茶叶产量250万斤。城关镇以蔬菜为主导产业,在水寨子、廖家河新建500亩蔬菜基地,新建大棚150个,路渠水网基本配套。中峰镇围绕建设溪城人民的“米袋子”工程,全面启动邓家坝1000亩贡米核心种植区建设,一个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已经建成,“双竹魔芋面”和“竹溪有机贡米”在去年的第五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双双荣获“金奖农产品”称号。蒋家堰镇着力建设畜牧养殖大镇,投资 50万元建成益盛园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50”生猪养殖工程已建成13家,今年在中原村清水安新发展水田养虾100亩。龙坝乡突出烟叶生产, 年发展烤烟1500亩,烤烟村由5个发展到12个。三是充满活力,充满希望。随着造林绿化和村庄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百里长廊沿线6乡镇都已将产业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产业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落实惠农政策,兴修村级公路,推进农田基本建设,农民经济实力增强,产业建设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特别是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回了信息,带回了技术,带回了资金,给百里长廊产业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再用一到二年时间,百里长廊将成为全县优质粮油主产区,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区,特色产业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烤烟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做好信访考察报告
       道路交通安全管治情况报告
       中小学饮食安全情况报告
       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报告
       党委投资项目情况报告
       关于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汇报
       地域文化旅游产业工作汇报
       做好民生体验工作汇报
       领导民生体验情况报告
     
    书记防御突发性灾害天气会议讲话
    企业销售主管规划
    区关爱女孩行动实施意见
    政法办创新科学发展观实践报告
    社区计划
    环保局公务员年终述职报告
    追悼会追悼词及追悼会仪程
    乡镇牵手留守儿童&8226;助其健康…
    地方春季植树节活动演讲稿范本
    追寻脚步党员先进性事迹演讲比赛…
    科普长廊管理办法
    边境文化长廊规划建设意见
    县百里长廊建设调查与思考
    春季植树造林暨绿色长廊二期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