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党建调研报告

理”、“全责管理”、“注册管理”、“动态管理”和“党性管理”等五种管理。

二是创新工作载体。针对社区中流动党员、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和非公经济组织从业党员增多的情况,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从2004年开始,区委组织部按照资源共享原则,积极组建党员活动中心,指导建立了元和街道、太平街道、渭塘镇等9个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并及时建章立制,开展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全区各镇(区)、街道建好了9个社区党员服务站。2005年,区委组织部又向各镇党员服务中心发放党费补助资金14万元,进一步推进党员服务中心(站)软硬件建设,建强硬件,完善制度,促使各党员服务中心(站)进一步成为党员和居民学习、娱乐、休闲的良好场所,成为新的党员之家。

三是创新经费来源。由于我区的部分社区是由原行政村撤村建居转化而来,社区党组织书记抓经济的意识较强,发展经济的能力较高,这些社区集体收入一块较为可观,有的甚至堪比“先锋村”,因此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对上级财政依赖较小、保障较为充分,为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当前社区党建中的几个不适应

  随着社区党建工作的不断深入,也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调研中,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是当前社区党建中存在着三个不适应:

    (一)加强社区党建意识薄弱不适应社区党建。

“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凡是有居民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就有党员发挥作用”,这是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目标。但实际上,不同层面上对社区党建紧迫性与上级快速推进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要求发生冲突和碰撞。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区党员认同社区党组织的思想淡薄。一些离退休党员,人虽然进了社区,但心却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下岗、事业党员正处于失意之中,思想上有一些抵触情绪,同时,他们还要忙于生计,总希望再进入一个新的单位,认为组织关系留在社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二是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的思想淡薄。目前,社区单位党组织支持参与社区党建的热情不高,发展不够平衡,相当一部分单位认为社区党建应当由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对他们来说是“份外事”,且本单位党建任务已经不少,再腾出精力参与社区党建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三是在职党员自觉投身社区党建的思想淡薄。目前有相当一批在职党员的“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居民的一员与社区党建的相关性,没有认识到身居社区参与社区党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有的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到社区报到,有的报到后不能主动、自觉地与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参与社区建设,有的虽然能参加社区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但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

(二)社区党建财力、物力投入不足不适应社区党建的高要求。

社区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承担着领导、协调社区各方的作用。相对于社区党建的高要求,社区在财力、物力投入方面又普遍存在着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尽管这几年,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社区的投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缓解社区财力和物力不足的问题,但社区党建财力、物力仍然存在三种类型的缺乏。

  一是社会转轨型缺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职能由政府、单位向社区大转换。但是,在这种社会职能大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物力、财力的政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村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报告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治安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总结报告
       政府干部提拔使用调研
       民主党建调研总结报告
     
    党员演讲稿无怨无悔为党增辉
    最新商场新春领导讲话
    新农村建设规划报告
    公司秘书半年总结
    县审计局集中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
    经贸局自评报告接受人大评议
    副馆长就职回顾
    乡镇完善党委管理讲话
    大学系党总支书竞职发言稿
    工商局发展风险防范交流材料
    镇党委依法行政规划调研报告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节水战役调研报告
    做好社区基层党建实施意见
    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工作方
    市委党建设领导组工作要点
    市委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管理意见
    基层党建年终工作报告
    基层党建年终报告
    调研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