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党建调研报告

都为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在职党员,组织关系隶属于所在单位党组织,而社区党建工作人员一般社区工作经验较欠缺,社区党建资源整合不充分,所以社区党建工作还属于起步阶段。

二、我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我区主动根据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苏发[2004]27号《苏州市2004—2006年社区党建工作规划》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努力探索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

(一)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

   一是成立领导机构。2005年10月,将原“相城区非公有制组织党建工作联系会议”更名为“相城区新社会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联席会议职责范围。接着,区委又成立了全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了对包括社区党建工作在内的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

二是完善工作网络。根据社区内的党组织之间关系平等、联系相对松散的特点,初步形成了以区委为领导、以镇、街道、开发区(党委)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员为主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初步建立了区、镇(街道)、居三级工作网络。

三是工作会议推动。2004年9月,区委专门召开全区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在基本肯定建区以来社区党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四是科学规划指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下发《苏州市相城区2005-2007年社区党建工作规划》(相委发[2005]60号)和《关于开展创建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实施意见》(相组发[2005]5号),立足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局,科学确定了今后几年社区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稳步推进,进一步规范社区党建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完善服务网络。近年来,区委组织部根据我区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按照“一居一支”的要求,在新开发的城市社区和新建居民区,同步组建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党组织,对撤村建居的改建社区及时调整党组织设置,使社区党建工作与城市开发同步,与社区建设共进,与社会发展协调,始终确保100%的社区居委会党组织组建率。

二是梳理组织关系,增强社区意识。配合区委开展的区属企业关、停、并、转工作,及时将分流职工中尚未稳定就业的党员转入居住地社区居委会党组织,既充实了社区居委会党组织的力量、理顺了这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又将他们重新纳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之中,稳定了他们的情绪。

三是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教育管理。在严格按照规定配齐硬件的基础上,着重完善社区党组织的规章制度。多次组织镇(街道)、社区居委会有关同志到先进单位参观学习,积极参加省、市组织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学习借鉴社区党建好的经验和做法。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了健全了党员谈心制度、社区党员加入志愿者为民服务制度和党支部“十必访”制度等,通过建立完善社区规章制度,用好的制度管人、用好的制度管事,进一步规范社区工作,提高社区办事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社区管理整体水平。

(三)积极创新,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创新管理方式。探索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制度,量化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等层次党员发挥作用的先进性标准,对在职党员、直属党员、离退休、下岗职工党员、流动党员和非公经济党员分别实行更有针对性的 “登记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村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报告
       城市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治安调查报告
       农村社会治安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总结报告
       政府干部提拔使用调研
       民主党建调研总结报告
     
    党员演讲稿无怨无悔为党增辉
    最新商场新春领导讲话
    新农村建设规划报告
    公司秘书半年总结
    县审计局集中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
    经贸局自评报告接受人大评议
    副馆长就职回顾
    乡镇完善党委管理讲话
    大学系党总支书竞职发言稿
    工商局发展风险防范交流材料
    镇党委依法行政规划调研报告
    教育卫生调研报告
    节水战役调研报告
    做好社区基层党建实施意见
    党委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工作方
    市委党建设领导组工作要点
    市委中小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管理意见
    基层党建年终工作报告
    基层党建年终报告
    调研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