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正文
乡镇青年就业情况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镇青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我对本镇青年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镇青年就业现状

  **镇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且可开发利用率高。全镇现共有各类企业400余家,已形成了有色金属、服装、建筑、机械、化工、轻纺、医药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以种植业、林特业、畜牧业为主要结构的都市农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随着**镇企业数量的不断攀升,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加,无形之中给**镇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然而,从近几年的务工调查数据显示近80%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全镇约4110余在家待业,其中青年占95%,成为**镇就业难题,其中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约50人,占失业青年总人数的29%。

  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近年来,我镇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和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一)就业观念陈旧。

  据调查,一些青年就业期望过高,认为工作分三六九等,特别是读书人就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否则宁愿失业在家。

  调查中了解到一位**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从20**年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备战公务员考试,据他所言考上公务员是他唯一的目标。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对待就业择业的问题上,很多人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陈旧观念,总想着能端上铁饭碗,一劳永逸。因此在择业上首选行政事业单位,不惜一切代价报考行政或事业单位的青年人大有人在。对于一些社会比较急需的就业岗位,例如一些临时性、季节性、脏苦累等工作,则较少被青年人尤其是大中专院校毕业青年所选择。

  (二)职业技能短缺。

  近两年**镇工业园不少工业企业,虽然前阶段受到金融风暴到冲击,但是总体上影响不大,企业正常恢复生产的面积还是比较广。一些企业为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在企业用工上,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青年却不多,出现了高要求,低素质,高学历、低水平的尴尬。在企业用工调查问卷中,当问及青年工人欠缺什么时,企业主回答技能短缺占被调查人数的60%。还有××橡塑公司企业,除了普通工人聘用本地人以外,其它高级技术人才90%以上是外地人员。

  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过去大多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在校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只为一纸文凭。另一方面是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共同导致了企业技工岗位空缺,青年劳动力大量闲置,无法就业。

  (三)就业信息不畅。

  对就业的50名青年询问“你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什么”时,回答依靠父母朋友帮助就业的占60%,自己到用人单位应聘的占15%,通过上网等其它方式的占22%,回答通过人才市场的只有3%!

  就目前情况来看,本镇仅有的一家劳动力市场每天进出的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从调查结果看就业成功率仅为12%,相对较低的就业成功率也时促使本镇青年不愿光顾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大型企业或单位的用工则多数在市一级的劳动力市场或在互联网上发布用工信息,致使许多外地劳动力进入我镇就业市场,导致外地劳动力抢占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就业机会。

  (四)就业市场狭窄。

  部分青年有志于选择自主创业,但这种择业方式受到多种条件制约,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极其有限的。而要想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就职门槛较高,同时部门单位招录考试条件奇高,使得一些有业务专长的人才被拒之门外。

  三、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汇报
       农村党风廉正建设调查汇报
       高校选调生下乡调查
       畜牧信息化调查
       农村村民自治调查报告
       税务执法风险调查报告
       畜牧小区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群众性组织选举调查报告
       兽医制度卫生监督调查
     
    工程学校学生三下乡学习报告
    乡镇党建汇总
    党委领导党风廉政建设报告会议讲…
    中层危机学习心得体会
    县区农业科技特派人员个人总结
    学校安全讲话稿
    政协提案办理民主评议会上的讲话
    档案保管保密管理办法
    农村开展思想解放整改措施
    市委书记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闭…
    乡镇实施十大工程工作意见
    乡镇年度工作计划报告
    当好乡镇换届三员工作意见
    乡镇创先争优工作方案
    做好乡镇劳务工作安排意见
    乡镇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方案
    乡镇一季度工作汇报
    成立乡镇气象站实施工作意见
    乡镇目前重点工作报告
    乡镇食品药品工作人员管理办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