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作文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文字的魅力作文

北岛曾说:这是五千年来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目光。可见文字的含义深刻。从殷商甲骨文,古人便已在龟壳上刻上了象形文字,传达情意,表明思想。书法也是其中最灿烂的瑰宝,值得自豪的文字艺术形式。历史上有很多大书法家。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这是张旭的狂草。行云流水。王羲之的风流。笔力千钧,成为楷书的大家。甲骨文,隶书,行书,楷书,草书,各种形式和风格的文字。各个朝代沿袭下来,成为今天的汉字。
   不得不说唐朝,那是风流的年代。吏治清明,百花争鸣的诗坛,文化与经济发达。宽松的政治环境催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山水派,田园派,写实言虚,无所不及。辽阔而又奇美的山水环境,诞生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俊逸。得意或失意,命途多舛或仕途坦荡。诗人们的境遇是不同的。由此人生也是大不相同。有失意的李白,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诗人的酒量是值得称赞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诗句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然而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多少丧乱中沦亡了的人,处于战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山河破碎。连繁华的长安也是荒草凄凄,人烟绝迹。唐明皇去了四川,捧为手中之宝的杨玉环在马嵬坡下含泪自尽,由此留下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如卢家有莫愁的千古遗恨,读之让人感慨。当他们在高高的殿堂上寻欢作乐时。如果想到会有这么一天,该是怎么样的遗憾与悔恨呢?然而我们只能扼腕叹息了。
   运用文字进行创作是文学的基础,我记得作家莫言在演讲词中的最后一段,意味深长的提了一句:文学的最大用处,就是它毫无用处。我想一千个人,看到此句,会有一千种感想,一千种理解,一千种意味。以至于余味悠长。

【写作指导:话题作文,从命题开始】
   近年来,话题作文成为中考、高考的发展趋势;倍受广大师生的关注和青睐。它的开放性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才华和个性,更有利于展现时代和社会的风貌。然而,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又成了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许多老师偏重于对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技巧性指导,却忽略了话题作文的根本特点—一开放性。话题作文就是与某个“话题”有关的自选作文和自由作文,其作文文题由学生自己命题;这给了学生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指导作文训练时,我们不妨一试从指导作文命题开始。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或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提供阅读的线索等等。从中可以窥见蕴涵于文章深处的奥妙。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它只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写什么?怎么写?完全由作者自己决定。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简单的以话题作为自己文章的题目。殊不知,话题本身范围宽泛,用作题目容易出现题大文小,文题不一的毛病。老师在指导作文训练时,要明确告诉学生,文章题目一定要从小处着手,把题目定得窄小一些,切入口小一些,有利于走出空泛肤浅,文题不一的误区,有利于写深写透。写出个性。例如: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如果用“幸福”为题目。显然不及用“幸福人家”、“知足者常有幸福”、“我生活在幸福之中”、“奉献带来幸福”等题目更容易下笔,更容易写出个性特点。
   话题作文命题的成败,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话题作文题目需自拟,这给学生提供了选材的便利。只要求所选材料与话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shuomingwen/201309/200188.html
  • 上一个作文大全:
  • 下一个作文大全: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
       我爱美丽的中海作文
       友情加减作文
       爱——生命绽放的花朵作文
       成长的滋味作文
       打开心窗作文
       孝心无价作文
       我爱夏天作文
       月光的痕迹作文
       糖果王国作文
     
     带着爱前行作文
     翅膀作文400字
     蜗牛的“人体实验”作文
     梦的味道作文
     小鱼的自述作文
     文字的魅力作文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作文
     成长的烦恼作文600字
     又是一年春来时作文
     探究乌龟的冬眠作文400字
    参观文字博物馆作文
    舍得的魅力
    水仙花的魅力作文
    有关汉字的作文500字
    语言的魅力作文
    诚实的魅力作文600字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作文
    学写毛笔字的作文
    名字的故事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