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演讲稿 >> 正文
煤矿安全生产演讲稿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对我们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所有的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有违章造成的,也就是 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足、现场管理 不严、凡事掉以轻心,依然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那么我们这些现场管理干部、安全第一责任者,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下面我用我亲身经历的8:22事故,来区分一下各级领导应该承担的责任。
那是我不愿回忆的一段往事,1994年8月22日4点班、在采二队施工的11081工作面。发生一起严重冒顶事故,黄
文顶、吕学军两个年仅21岁的新工人,在这次事故中丧失生命。当时我就是这个班的班长、对这起事故负主要责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采面初次放顶期间,支柱初撑力不够、新工人技术素质不高、矿上也没有成立放顶领导小组、在这次事故中我们的培训部门应该负责任,如果我们加强新工人培训,把住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关。那么他们两个就不会入井15天就丧失生命,如果我们的工人有一点安全意识,吕学军会为了一件衣服而丢掉性命吗?我们现场的管理干部应该负责任。如果坚持现场敲帮问顶制度、加强二次注液、保证初撑力、能会出现这样的事故吗?
我们的技术部门也应该负责任。如果我们精确地测算出悬顶面积、提前采取措施、事故不就没有啦吗?如果我们负起责任、那2.5米的加长支柱能运到现场违规使用吗?
我们的领导干部更应该负责任。如果我们执行了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我们的职工能付出年轻的生命吗?多少个如果我们能做好一个吗?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11年啦,我还生活在深深的自责中。让我最难忘的只有两件事,在现场抢救中、当排除掉险情、扒开岩石露出黄文顶身体的时候,我吓傻了,有人要我帮忙时,才知道去伸手,当我抓住他的手时,啊!他的手冰凉,一下凉到我的心底,到现在我都能回想起那种感觉,我和工友向外抬他的时候,我的腿直打哆嗦,我并不是抬不动他,抬不动的是他已经失去的生命,抬不动的是我内心的自责和良心。
那时侯我住在葛店矿旅馆化,和他们两个相距不远,在吕学军的母亲来收拾遗物的时候,我过去帮忙,老人不停地只说一句话:“要知道我不让他来啦,要知道我不让他来啦!”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在发抖。我想说:“大娘,让他来上班不是你的责任,真正的责任人是我们!”我们没有办法让儿子重新回到您的身边,没有办法弥补您失去亲人的痛苦,没有办法承担起这个比泰山还重的责任。             
安全为天,是我们的安全理念。在这个“天”地下,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尽到什么责任呢?
技术人员:你应该去精确地测算每一个数据,你给出的每一个点,放出的每一条线,编制的每一项措施,那都是我们职工的保护伞管理干部:你应该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落实每一项措施,整改每一条隐患。在抓安全的过程中,我们宁愿听到职工的骂声,绝不能听到职工的哭声。‘一个老领导说过“不重视安全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重视安全的干部不能当干部。”这句话就是我们管理干部的行为准则。要把安全生产比喻成一台正常运转的机器、那么我们每一位职工就是每一颗螺丝钉、在生产作业的每个环节、机电管理的每道工序、都需要我们掌握先进的技术、都需要我们经常回忆那些含泪带血的教训、都需要我们拧紧那颗属于自己的螺丝钉。
尊敬的领导们:请你们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心系职工、爱护生命、狠抓安全、来成就这千家万户的幸福、亲爱的职工们、请你们遵章守纪、保护工友、保护自己,让我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
       银行爱岗敬业演讲稿
       医生爱岗敬业演讲稿
       师德师风建设讲话稿
       国旗下讲话
       村委会精彩演讲稿
       助学金助我成才范文
       向雷锋学习演讲稿
       雷锋日记演讲稿
       学习雷锋演讲
     
    建设局经济分析讲话
    学校五四红旗团委申报材料
    县领导镇人大会议闭幕时讲话
    药品监管部门秘书个人总结
    企业党建思想发展讲话
    小学生自制能力调研小结
    茶叶产业人才培训指导意见
    县离退休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讲话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妇女为…
    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后讲话
    药品安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药品安全机制建设意见
    乡村消防安全扶持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汇报
    食品药品安全办职责实施意见
    做好安全生产及信访维稳工作
    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意见
    加大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力度工
    学校安全督查情况报告
    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