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演讲稿 >> 正文
县委讲正气树新风演讲稿

毛泽东同志说过,屋子是要经常打扫的,不经常打扫,就会积满灰尘;人是要天天洗脸的,否则也会灰尘满面。省委决定集中两个月时间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这是省委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全省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看,“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延续、深化、巩固和发展。
    对于我们县委办公室来说,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同样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县委办公室以文明创建、“业务建设年”和创建学习型机关等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充分行使了三个服务的职能,各项工作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水平与领导要求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以此为载体,抓学习、重整改、促提高,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为使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办公室工作提升水平,需要县委办工作人员人人从我做起,讲学习、比奉献、树形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勇敢地站立在时代精神大潮的风头浪尖。
    抚今追昔,社会中绝不乏光辉形象在时刻激励着我们,而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的先进典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心系群众的弓建军,历经艰辛磨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苏栋梅,秉公办案、正气凛然、作风严谨、业务精通的李和平,关注贫困学生、热心助学的孟贵臣,每一个先进人物、每一个先进事迹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们的心弦,激励着我们,鞭策着我们。他们身上体现的优良作风、高尚品格和务实精神我们应时刻铭记在心。
    还有我们党委办公室系统许许多多“俯首甘为孺子牛、默默耕耘写春秋”的办公室工作者,正是一代代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团结拼搏、务实创新、克难攻坚,才创造了办公室工作的辉煌业绩。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党的十六大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同样,一个行业的精神也是这个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奉献精神、进取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等,不正是我们**县县委办公室精神的重要内容吗?正因为具备这样的精神,**县县委办公室才以辛勤耕耘换来了丰硕果实;正因为具备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迎风破浪、奋勇前进;正因为具备这样的精神,才能在新的时代创造新的辉煌县委办公室精神正以其丰富的内涵,激励着我们去奋斗、去开拓,鞭策着我们去打造它、充实它!
     打造县委办公室精神,需要真诚地付出,需要忘我的投入;打造县委办公室精神,需要用生命去注解,需要用心灵去开拓;打造**县县委办公室精神,需要一种旷达的胸怀,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和幸福。**县县委办公室精神,是一首激昂的歌,是一首动情的诗,值得我们每一位办公室工作者细心品味。
如果说,讲正气、树新风是一把火炬,就让它指引着我们前进,使我们始终坚守理想、坚守信念;如果说讲正气树新风是一把标尺,就让它丈量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使我们勤勉努力、奋发有为。
奥斯特洛夫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师职业精神演讲稿
       人大常委会书记就职演讲稿
       县水务局长就职演讲稿
       会计助理应聘演讲稿
       食堂主任助理应聘演讲稿
       煤矿工人创先争优演讲
       国税局和谐税收演讲稿
       社区争先创优演讲稿
       乡镇干部争先创优演讲稿
       教育局创先争优活动方案
     
    共产党员先进性管理制度
    公司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职业教育行动计划
    铁路施工物资部长先进事迹
    成人教育部精神文明创建方案
    商业贿赂论文论商业贿赂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先进性教…
    工商局红盾护农行动总结
    渤海湾客滚船火灾事故原因分析及…
    区委三进三同活动感悟
    书记在县委工作大会讲话
    县委集体林权改制工作方案
    县委争优活动中党组建设意见
    县委开展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实
    县委领导在工作会上的讲话
    县委领导在人口和计生工作会
    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现实表现情
    县委民政治安综治交流材料
    县委领导教育整改交流材料
    县委反腐倡廉宣教交流材料
    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