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竞聘演讲 >> 正文
房产测绘中心科级干部竞职演讲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单位领导给予我这次竞聘的机会,使我可以与这么多年轻上进的同事一起同台展示,平等竞争。我倍加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大好机遇,勇敢地走上演讲台,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和竞聘想法,诚恳地接受大家的点评!

我叫,今年岁,年东南大学测绘专业大专毕业后到交易中心测绘大队工作,在这五年时间里,先后从事过商品房现房测绘、预售商品房面积测算及审核、商品房实测面积审核等工作。由于工作突出、表现优异,曾先后获得市房产系统先进个人、局先进个人、区优秀团员等光荣称号。通过继续学习,年获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本科文凭。

今天我要竞聘的岗位是科副科长一职。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觉得参与竞聘本身就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并想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除了具备作为一名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坚定的政治信念、优秀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外,还具备以下优势,可以适应这个岗位:

一、具有较全面的组织、协调能力。

近两年来,我一直协助部门领导开展预售商品房面积测算工作和实测商品房面积审核工作。不但在本职业务上做好,做细,而且还在管理上协助领导,充当领导的助手。认真按照领导的布置开展工作。

二、具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熟悉房产测绘的相关法律法规。

参加工作五年来,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一名刚跨出校门的学生逐步成长为部门的业务尖子,技术骨干。年底新《市房产面积测算规则》颁布,我被选派参加市局举办的第一期新规则学习班,认真学习并顺利结业,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水平。我想,这是我竞聘该职位的最坚实的基础。

三、具有全面的房产测绘工作经历,专业对口,完全能够胜任新工作岗位的要求。

科是局新成立的部门,主要负责全区房屋测绘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对预测商品房共用部位和商品房测绘成果进行审核。此外还负责全区房产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升级和维护工作。而我从事过从商品房现房测绘、预售商品房面积测算以及商品房实测面积审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够针对工作实际,提出技术革新方案,对测算和审核的工作流程进行改进、优化,使部门的预售面积测算和实测面积审核的工作模式更趋科学、严谨。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涉及测绘专业里地籍测量的相关知识,也是我在学校主修的课程之一。我想,这些都是我竞聘该职位的专业优势和最大资本。

四、具有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与大家通力协作,圆满、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获得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如果这次能够竞聘成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配合科长,认真做好科的各项工作,决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期望。

首先要转换角色,当好助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身体力行,认真按照科长的布置有开拓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加大对各项工作规范的执行力度,对科里的工作负担起应尽的责任,向科长提供各种合理化建议,协助科长顺利开展工作,展现房管局良好的执法形象。

其次,协调关系,当好协调人。平时工作难免会产生误解和矛盾。所以要做好沟通的桥梁,遇事和大家商量,虚心真诚地听取意见。在科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氛围,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税政科干部竞职演讲
       农行副级领导竞聘演讲
       职教中心领导竞职演讲
       广播站领导竞岗演讲
       研究会主席竞岗演讲
       公司后备干部竞岗演讲
       旅游局发展科领导竞职演讲
       男装柜组领导竞职演讲
       服务业领班岗位竞职演讲
       学院秘书处领导竞职演讲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部队政治思想体会—从名言警句中…
    卫生局局长卫生会议讲话
    工商局查处黑网吧交流材料
    强化理想信念永葆党员本色
    班级公约
    收音机电工个人实践汇报
    办公室文件收发工作人员工作汇报
    优秀组工干部个人心得体会
    驻沪机构基层党组织建设
    促进房产市场稳定发展工作意
    加强测绘工作意见
    房产管机关效能发展工作方案
    房产开发领域管治工作方案
    增强房产市场调控工作汇报
    房产部门十七大报告学习体会
    房产部门学习心得
    房产公司营销策划部文案个人
    住宅房产策划流程
    房产公司售房管理制度
    竞聘演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