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发言稿 >> 正文
学校教师颁奖典礼发言稿

各位教育同仁:

你们好!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15年来,我坚守着教育的梦想,将执着追求与脚踏实地植入自己的教育生命,靠着教育工作中的点滴付出与积累,在奋力拼搏中自己也得到了不断成长。能够被评选为“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我感到十分幸运,感谢教育时报给我这次诉说心声的机会,与大家分享成长中的快乐。

一、梦想在坚守中生根

一直以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的话深深的触动着我: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梦在每个人心里,掌握在每个人手中,我们应该写自己的书,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有所追求,就要有所舍弃,选择坚守,就要享受孤独,追求成功,就是要让自己的人格熠熠生辉。

1995年,年仅17岁的我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最差的一所中学,每天面对的是其他学校“过滤”后的问题学生,当时就有人婉转提醒:这么年轻来到这样的学校,有什么奔头?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我曾经感到失落和无奈,但是走上讲台的的第一天,看着学生天真而又期盼的眼神,心灵深处的那股源泉油然而生。我要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都不能让这种现状影响我对工作的追求,动摇我心中的理想。然后,我便不再多想,把自己的热情和执着投入到了土房子改建而成、没有窗户、不蔽风日的昏暗教室内,一干就是七年,七年中,可喜的变化让我有了更多驶向理想彼岸的冲动。

二、读写为我插上翅膀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做了教师,才知道知识的贫乏,于是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农村的生活单调而贫乏,寂寞而宁静,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学会了与书为伴,用心思考,同大师对话。可以说:无论是床头、办公桌,只要属于自己的地方,全部被书籍占满,记得最初为了领略《河南教育》的风采,我几乎跑遍了全乡的所有学校,还记得拿到《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时,我如获至宝,不到两天的时间,我便把它读完。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当教师忙到没有时间看书思考的时候,教育的资源也就彻底枯竭,为了找到源头活水,我常常陶醉于教育类、文学类、生活类等书籍的阅读。近几年来,我还先后订阅了《小学青年教师》《河南教育》、《小学数学教育》等十多种教学杂志,而今上网阅读也为我学习提供了便利,书籍不断充实着我,为我注入新的能量,我愿在读书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我在新浪网以“山高人为峰”为名注册了博客,每天坚持在网校和博客记录自己教育生活的点滴,为自己的教育生活留下剪影。在不断对教学诊断、纠错、创新、总结、反思中改进,让课堂因为思考而变得更有深度和特色。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勇敢地、大胆的思考,自由地、深刻的抒写,促使自己在反思教学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专业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离名师和专家型教师的距离更近。

三、赛课促我振翅飞翔

这些年的读书历程,丰富了我的思想内涵,使我对教学的解读更加深刻。《细节决定成败》让我明白教学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吴正宪与小学数学》让我学会了如何和学生一起走进数学乐园,《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让我了解课堂如何设计巧、效率高、气氛活,如何由“学数学”变成“做数学”,我尝试着将自己学习后的所思所悟用在教学中,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的新方法也越来越多。

为了让数学课堂在理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在妇女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上发言
       领导民主生活会发言稿
       旅游局解放思想改革发言稿
       党支部党员大会发言稿
       乡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发言稿
       经贸公司经理争先创优大会发言稿
       工商局争先创优会议发言稿
       创先争优民主生活会发言稿
       教育局争先创优会议发言稿
       国土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发言稿
     
    质监局加强监督教育整治意见
    深化行风建设促进计划生育事业健…
    首期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班讲话
    销售员个人工作要点
    中小学危房改造会议讲话
    党员学习材料怎样搞好第二批保持…
    商城助残日活动策划方案
    行政单位规范性文件整治工作方案
    养老保险保障管理办法
    公路收费站副站长竞聘报告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规划工作意
    学校安全督查情况报告
    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工作意
    学校周边安全预防工作方案
    学校安全单位总结
    中小学校舍安全专题调度会召
    青年教师职业素养教育报告会
    教师评语集锦
    发言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