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发言稿 >> 正文
国企创先争优发展国民经济发言稿

同志们: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有企业职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骨干。固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创先争优活动,应该走在全国创先争优活动的前头,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从荣融同志和你们5家企业的介绍,还有昨天我们去的航天科工集团情况看,我觉得中央企业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局是好的。首先是领导重视。从国资委到各企业主要负责同志都亲自抓,一岗双责,两个成果共同考核。二是部署及时。5月21日中央企业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就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了央企“四好四强四优”的争创主题和载体,走在许多地方的前面。三是方向明确。联系企业实际、突出企业特色,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用发展的实际成果检验活动成效。创先争优活动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争当先进、创造优秀”,用实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什么是先进、什么是优秀的基本面,基层干部群众是能把握的。所以,我们考虑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和载体,不能搞复杂了,要让基层好理解、好把握。

第一,要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央企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一是企业本身的科学发展,二是完成国家交给的重点任务,三是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央企的创先争优活动要围绕这些中心任务来进行,具体形式是”争当先进企业,创造优秀业绩”。为什么强调要书记抓、抓书记?就是因为书记是管全局的,书记抓就不会搞成”两张皮”。聪明的企业负责人特别是一把手抓企业发展,肯定要抓创先争优,因为单位争先进、个人创优秀,大家都想出优质产品、创优秀业绩,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动力和保证。

第二,要围绕提高职工素质创先争优。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工成才的愿望。开展创先争优,党员带头争你先进职工、创造优秀岗位,就是立足本职提高素质。这和抽出去培训不一样,是一种经常性的素质提升。正如刚才大家讲的,岗位创先争优、人人都能成才。即使人人成才未必能达到,但素质提高是肯定的。企业里有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一线职工,还有服务保障人员,大家都需要提高素质,围绕提高职工素质来开展,创先争优就有了经常动力。

第三,要落实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任务。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整改任务,大多数单位还没有完成,因为很多事情是需要长期干、坚持干的。所以,要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整改任务的落实,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同时要拓展整改任务,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沿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思路,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办群众欢迎的事。

第四,要整合、提升、创新经常性的党建活动。创先争优并非今日始。”三级联创”活动已经搞了好多年,它就是创先争优。中央企业领导班子创”四好”、基层组织创”四强”、共产党员创”四优”,也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就有了。刚才,东风汽车公司讲的”星级达标”活动也早已开展,现在是要从”三星”提升到”五星”。实际上每个央企都有自己的经常性争创活动。创先争优不是抛开以往的争创活动另搞一套,而是要衔接起来,通过整合、提升、深化和创新,把成功的做法更好地坚持下去。

第五,要以党组织的创先争优带动全单位的创先争优。党组织的创先争优不能脱离单位的创先争优。脱离单位的创先争优,领导没有动力,群众不会支持。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党员是企业的工作骨干,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要带动单位和职工创先争优。所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开展创先争优明晰经济发展会议发…
       创先争优保先进会议发言稿
       200年学校中秋节晚会发言稿
       200年市政府领导迎中秋座谈会发言…
       医院院长庆五一会议发言稿
       中秋节学校领导发言稿
       交通局五五普法汇报会发言稿
       基层干部树正气汇报发言稿
       创先争优总结表彰会公司党委发言…
       幼儿园家长会园长发言稿
     
    中秋佳节庆祝大会上致辞
    老干局创先争优总结
    幼儿园老师开校发言材料
    旅游业行情状况调研报告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报告
    市委书记结对帮扶完善讲话
    煤矿职代会暨会议报告
    交通局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
    民政局工委党建要点
    工程师职称评估个人总结
    乡镇创先争优工作方案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领导和国企领导人审计工作方
    国企小金库治理工作方案
    创先争优活动调研动员会
    县党委规范国企改制的工作意
    国企融资洽谈会上的讲话
    国企改革交流材料
    团党委创先争优交流
    民政局深入创先争优管理交流
    发言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