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警示教育心得 >> 正文
说东道西看反腐教育

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扎实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扎实有效的反腐倡廉成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着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的监督,使权力运行得到有效制约;着力推动制度创新,不断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和工作成果,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来的实惠,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坚实的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时刻注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自律,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中央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近日出版的2008年第8期《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章。文章指出,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个别地方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与稳定带来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看社会是否和谐,不仅看党的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更直观的是看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否端正,是否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改革涉及各方面利益的调整,必然会带来一些矛盾,这要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把握和解决。由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引发的矛盾,必须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来解决。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

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渠道。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看,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通过深化改革、发展民主、强化监督,用制度和法律规范权力的运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从发展先进文化的角度看,党风政风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水平和廉洁从政意识,才能促进全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这些年,我们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
       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
       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
       学习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心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心得体…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心得体会
       党总支部书记廉政教育心得体会
     
    开发区人员年终总结
    农村新农村建设汇报
    构建劳动关系稳定工作意见
    经贸局商贸物流业发展意见
    房产部门学习心得
    市直机关聘用工勤人员管理办法
    农业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民政局服务教育发展意见
    国土局土地创新服务计划
    农技推广中心半年总结
    没有相关应用文写作范文
    警示教育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