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形势政策心得 >> 正文
公路局职代会心得体会

公路局职代会心得体会
3月6日,我们学习了局五届二次职代会的工作报告,报告集中阐述了我局“三个定位”发展思路的形成和探索。

“三个定位”即充当高速公路建设的排头兵;充当高速公路融资的主力军;充当高速公路行业管理的指挥员。它为我局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对过去的总结,对现在的要求和对未来的构想和期望。

好的规划只是一篇乐章的大纲,只有心领神会,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谱写出天籁之音,而我们员工正是这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因此,我们要跟上顺应时代的观念与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个人各方面素质,为实现“三个定位”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

一、 要刻苦学习,打牢基础

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第一位的任务。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这对我们中青年干部的理论修养、领导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宋朝诗人黄山谷说:“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成为古代读书人的格言。他的本意是,不读书,不学习,必然言之无物,风度、气质、修养就不会提高,人就会变得粗俗。事实就是如此,一个人不爱学习,不爱读书,就会缺少灵气、迷迷糊糊,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素质就提不高,成长也不会快,就有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三个定位”中谈到的“五个打造”寓意深刻,需要我们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才能做到,因此我们要在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同时,还要学习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学习反映时代进步的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发展着的时代的需要  

二、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单位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高管局从建立到现在,一步步发展过来,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2008年又提出了“三个定位”的战略发展目标。实现这目标,各项工作都要有新举措。这些新举措从何而来?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方能获得。

 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我们要大胆创新,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勇于提出新的工作思路。“三个定位”中阐述的养护管理要有新思路、路政管理要有新思路、服务区管理要有新思路、收费管理要有新思路、机务管理要有新思路、财务管理要有新思路等都突出了一个“新”字,这就要求我们从创新上下功夫,做好各项工作。其次,要克服自满思想。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不错,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沾沾自喜,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这种思想必然导致停滞不前。我们一定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开展工作,努力争取新的更大的成绩。第三,要克服畏难情绪。有的人只能摇顺风船,遇到困难就有点畏首畏尾,甚至怨天尤人。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面对困难,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面对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面对挑战,要有迎接挑战的气概。事情总有两个方面,困难、问题、挑战中,往往蕴涵着机遇、办法、出路,如果缺少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一味等、靠、要,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管理年活动心得体会
       八个方面作风建设年活动心得体会
       医生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心…
       学习先进教师心得体会
       园长发展观心得体会
       观看国庆大阅兵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三生教育心得体会
       管理者自我管理讲座心得体会
       大学新生军训心得体会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卫生执法监督计划
    统计局领导班子整改方案
    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社区目标考核…
    市长半年城区经济观摩会讲话
    党校培训情况小结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考察报告
    职工节约守则
    领导干部不能追求低级庸俗生活情…
    c语言综合实验报告
    帮助贫困户慰问晚会致辞
    争创农村公路示范县工作方案
    城乡公路沿线土地规划管理办
    公路通道绿化工作方案
    乡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开春公路交通大建设工作计划
    公路修建工程工作方案
    农村公路管理考察报告
    农村四级公路建设考察报告
    农村公路养护管治建设意见
    交通局发展公路服务交流材料
    形势政策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