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整改措施 >> 正文
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标准厂房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博爱县人民政府关于在工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厂房的意见》(博政〔20*〕50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走资源节约型工业发展道路。通过推进标准厂房项目建设,落实激励措施,吸引中小企业入驻标准厂房进行生产,实现我县中小企业土地使用效益的明显提高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原则、责任单位和基本情况
(一)建设原则
  标准厂房按照合理布局、集约高效、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进行建设。
(二)责任单位
  工业集聚区管委会成立的博爱县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
(三)基本情况
  标准厂房项目规划在县工业集聚区内,位于新华路东侧,人民路南侧,柏山镇李洼村西侧,文化路北侧,规划用地700亩(约46.7万平方米 )。标准厂房项目由三层、四层全框架结构厂房区和办公服务区三部分组成。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占地约100亩,二期占地约450亩,三期占地约150亩。
三、项目建设有关前期工作
(一)建筑规划设计
  在标准厂房项目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聘请市级以上专业部门设计详细建筑规划图纸,包括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厂房的单体建筑方案。
(二)项目建设资金
  项目前期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向信用联社贷款1000万元,作为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建设的启动资金。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取得土地使用手续后,以城投公司为平台,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3000万元,用于标准厂房项目一期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三)土地手续
  土地部门负责办理标准厂房项目用地手续。一期用地(西至新华路、北至人民路、东至项目区内南北中心大道、南至项目区内东西中心大道)由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征用,用于标准厂房项目一期的开发建设。
四、项目开发模式
(一)政府带动开发
  县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标准厂房项目区西北部征用约100亩土地,用于标准厂房样板房建设。征地费用4.2万元/亩,需420万元;建4栋104×30米的三层厂房,建筑面积共3.744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800元计算,需资金3000万元;共需资金3420万元。通过招标形式进行施工。
  项目建成后采取减免租金的办法对外租赁,按投资成本对外销售。租金依据投资额按贷款利息核算。具体租赁办法为:入驻企业必须与兴园工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3年以上的租赁协议,并交纳一定押金或企业担保,确保国有资产不受损失。入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免1年租金。出售按投资成本核算(包括房产、地产)。收回的租金或成本,优先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
  入驻企业因规模扩张,需新建厂区的,工业集聚区管委会负责在集聚区规划范围内选址安排企业项目建设。
(二)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开发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主体、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标准厂房建设经营。除政府带动开发外,剩余的标准厂房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开发建设。投资商或项目单位必须服从标准厂房区的总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进行建设。占地以与厂房或办公服务区楼房建筑线相邻的区内道路中心为界,邻新华路、人民路、文化路、李洼村村西耕地的,以规划部门放线核定用地面积(其余公用土地由政府征用)为准,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征地费用为4.2万元/亩。投资商或项目单位确定项目用地后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劳动保险实施方案
       高中课程方案
       文化局防火实施方案
       安全检查措施
       办公室个人整改措施
       矿工安全整改措施
       个人教育整改措施
       党员教育整改措施
       林业局领导整改措施
       物价局个人整改措施
     
    地税局领导党风廉政建设会讲话
    公共卫生讲话
    广播电视局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总…
    人大干部换届选举讲话
    交通系统学习十七大报告体会
    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市委常委会要点
    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若干政策意…
    校园之声文艺晚会活动串词
    经贸委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讲话
    建设现场公示管理办法
    农民合作社建设实施意见
    城镇规划建设实施工作意见
    建设工程钢筋质量管理工作意
    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意见
    城镇规划管理建设意见
    基础设施建设意见
    加强企业党员建设意见
    钢铁及金属材质基地建设意见
    循环工业园区建设意见
    整改措施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