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管理办法 >> 正文
县引进人才暂行办法

术企业,属于我县“五大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后续产业的,如经费不足,县财政给予适当资助,有关部门给予协调贷款。
  (八)引进人才来双柏后,可以领办、自办、合办、承包各类企业,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成果向各类企业投资入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民办科技实体的,享受我县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九)引进人才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向我县提供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或科研成果,由应用单位视其技术、个人专利的实用价值一次性付给成果转让费。也可以实行技术成果直接参与收益分配,并按照给企业扭亏增盈、创造经济效益年税后利润的15—20%比例提成奖给本人。
  (十)凡事业单位引进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经单位同意,允许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在不损害单位技术权益的前提下,可以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未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的在单位内可以优先低职高聘,优先安排继续教育和外出学习考察。
  (十一)对引进的优秀人才,由用人单位根据其专长和需要优先安排课题和科研经费,并担任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项目的价值及作用,经有关专家论证后由财政给予适当数额的科研资助经费。
  (十二)对自愿来双柏工作属县内紧缺专业的国民教育本科以上毕业生,事业单位在编制内同意接收的,可不限生源,由人事部门办理接收就业手续。东部发达地区自愿到我县工作的国民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不实行见习期,工资可直接享受定级标准(应届毕业生必须与用人单位约定一定的服务年限)。
  (十三)引进人才自愿到基层工作,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时给予照顾,单位的专业技术结构比例可以适当放宽,在基层工作期间,除享受政策规定的工资外,按财政供给渠道每月发给100—200元的生活补助,用人单位可以每年给予1000—2000元的奖励。
  (十四)对引进的人才工作业绩突出,取得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威望者可优先推荐评选县“突贡”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学术学科带头人,并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2000元至6000元。


第四章  引进人才的方式

  第七条 引进人才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可以“关系不变、户口不转、来去自由、流动服务、按绩付酬”,可以根据本人意愿调入,可以聘用或兼职服务,也可以由本人自行联系工作或由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推荐介绍工作。
  第八条 引进人才采取个人自荐与公开招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推荐与社会各方面举荐、网上招聘与举办人才交流会、供需见面与双向选择等方式进行。
  第九条 我县党政机关因工作需要引进具有国民教育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后,报上级机关批准,可直接选调入机关工作。县内事业单位引进具有国民教育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编制限制,先办理引进手续,后申报增编手续。


第五章  引进人才的相关事项

  第十条 县财政每年安排相应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引进人才所需的工作经费,依据引进人才工作情况据实核拨。
  第十一条 双柏县内公派、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学成回双柏工作的,享受引进人才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 引进人才要简化手续、特事特办。建立引进人才的专门档案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处理办法
       受理举报件归口办理办法
       干部监督信息沟通办法
       分局机关驾驶员百分考核暂行办法
       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
       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
       领导干部竞争上岗暂行办法
       学前教育专项发展资金使用办法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专项发展资金使…
     
    企业跨越式发展报告
    农业局粮经作物生产总结
    乡镇干部监督管理总结
    聚集力量在创新情形下宣传新布局
    这年代简历也流行暴露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民意篇
    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讲话
    局机关对创建学习型工作报告
    土地三项整治情况调查报告
    远程教育自查报告
    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工作会上的
    献血服务先进人员事迹材料
    医院先进人员事迹材料
    实践三个代表思想以先进性教
    人防办坚持科学发展观 扎实推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人大各项
    人事局人才引进制度
    人事局中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
    公司设备引进治理规定
    新进人员任用细则
    管理办法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