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农村工作意见 >> 正文
城镇养老保险管理完善意见

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区委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安全是区委、区政府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工作作为大事、要事来抓,确保此项工作的强势推进、顺利开展。

区委、区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惠及全区百姓的一件大事,全区落实十七大精神,建设精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局部。8月1日全区将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工作。为了贯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试行方法的通知》郑政〔〕22号)精神,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制度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推动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工作顺利实施,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逐步推进面向城乡居民适龄人群、覆盖范围不时扩大、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制度。依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证体系的要求,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逐步扩大的原则,实现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老有所养。

二、阶段划分

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工作全面启动,8月1日。先期试点将举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启动仪式,充分利用启动仪式进行宣传发动,扩大影响面,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具体分为全面准备、先行试点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整体工作依照先进行试点后全面展开的方法。

保证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要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证工作平台建设的意见》上政文〔〕65号)要求,8月1日前为全面准备阶段。镇政府、各街道办事处要做好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安全的各项准备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做好人员、场所、设备、经费、制度、机构的调整与配备,保证按时到位,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各级劳动保证机构要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业务培训工作,保证工作人员对政策规定熟悉,业务流程熟练。

区确定在镇和济源路街道办事处进行试点。8月1日至8月31日为先行试点阶段。经上级部门批准。

依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方法,9月1日至10月31日为全面推动阶段。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指导督查工作组将到各镇、办协助指导工作。

三、具体要求

(一)统一认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保证体系的重要举措;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迫切需要;社会普遍关注、城乡居民热切期盼的民心工程。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异,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社会养老平安制度全覆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区政府成立了市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证局成立了市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平安指导督查工作组”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

(二)健全制度。及时建立各项措施和制度,做到领导分工负责,明确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各个环节有人管。掌握好政策宣传、资格审查、录入信息、待遇发放、人员培训等环节,一定要把情况摸清、把政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乡镇社区纠风网络建设意见
       小康村建设工程意见
       扶持乡村邮政物流发展的建议
       乡村道路危桥改建的实施建议
       加强秋粮生产的建议
       开展乡村群众地震安全建设建议
       探矿权采矿权建议
       有关完善农村科技服务建设的意见
       乡村社会保险工作的方案实施计划
       农业农村发展工作意见
     
    社区矫正动员大会讲话
    县委干部在资本经营调度会的发言
    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物流管理系学生实习报告
    民政局民主评议整改措施
    新农村规划建设方案
    读藏地密码的心得领悟
    学校治理实验小学安全教育及治理…
    区经贸局局长度班子民主生活会讲…
    邮政先进个人材料
    城镇医疗救助管理办法
    城镇规划建设实施工作意见
    城镇规划管理建设意见
    解决城镇困难家庭住房工作方
    城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管理工作意
    加快基本养老服务建设意见
    城镇职工门诊医疗费补贴管理
    城镇市民养老保险活动方案
    城镇市民住房和收入状况调查
    农村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