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活动实施意见 >> 正文
党员双三无活动实施意见

党员“双三无”活动实施意见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要求,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企业创建安全、节约型企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巩固“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促进我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更加稳定,节支降耗活动更上一个新台阶,特在全公司党员中广泛开展党员“双三无”活动,建立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的联保工作机制,并签定“双三无”责任书,具体活动要求如下:

一、活动宗旨:

以党员主骨干,发挥示范带头和影响辐射作用,党员不仅要管好自己,干好本职工作,更要带领身边的人员,人人争做安全型、节约型员工,在建设安全、节约型企业中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二、活动内容:

根据党员分布情况,要求每名党员确定各自的联保对象,以一名党员联保3-5名员工为基本要求,使绝大部分员工都有党员与之联保,并做到:

党员本人无三违、无事故、无浪费;

党员身边无三违、无事故、无浪费。

三、活动要求:

(一)安全方面:

1、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做到班前、班中不喝酒、不打闹,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熟练把握本岗位安全技术规程,按规程进行操作,杜绝图省事、怕麻烦,盲目蛮干、违章作业现象。

3、对非凡条件下进行操作时,应按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要爱护设备,正规操作,加强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避免因使用、维护不当造成损坏或事故。

5、工作结束时要认真检查、清理场地,关闭电源、气源及防盗门窗,方可离开工作现场。

(二)节约方面:

1、工作时间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电耗,离开工作场所时间较长和下班前,要及时关闭空调、热水器、风扇、照明灯等用电设施;

2、使用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时,尽量减少待机时间和纸墨消耗;搞好办公设备(设施)维护保养,避免损坏或丢失。

3、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治理,防止跑冒滴漏;

4、严格执行操作工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出品率和成品率,减少次品、杜绝废品。

5、加强材料领用治理,节约原材料和珍贵金属,严格按照材质要求,控制添加比例;

6、加强用电、用气、用油、用煤设备的治理,要根据设备使用要求及生产需要及时开启和关停,降低能耗。

四、考核办法:

1、要求每名党员联保3-5名员工,对其上岗操作情况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通过个别谈心,随时把握其思想状况,给予指导和帮助,并负责每月向公司党支部推荐表现突出的联保人员。

2、公司每周组织一次包括“双三无”内容的安全、节约检查活动,对检查情况予以通报。公司领导和生产部不定时进行安全质量巡回检查。

3、如发现联保人员违章作业,或联保岗位(人员)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在处罚当事人的同时,对负有联保责任的党员给予相应的处罚。若发现党员干部违章指挥、党员员工带头违章作业,要加重处罚;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党纪处分。

4、每季度由公司党支部组织一次“双三无”活动考核评选,对履行责任书内容好的党员和联保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向上级党组织推荐的“七.一”表彰人选;对表现较差的予以批评或处罚。

在本次活动中,希望每名党员要身体力行,大胆治理,

不断增强安全、节约意识,坚持做到遵章守纪,遵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厉行节约、反事故、反浪费。非凡是对联保对象的不安全和浪费行要敢于挺身而出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开展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实施意见
       职工四五普法学习实施意见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建设…
       妇联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
       创建节约型工会实施意见
       开展治理商业贿赂自查自纠实施意…
       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建…
       公安交警系统开展牢固树立执法为…
       对建设和谐社会实施意见有关建议
       贯彻落实构建和谐平安活动实施意…
     
    各界人士新年茶话会讲话
    先进事迹报告材料
    县长农村卫生会议讲话
    市民政系统基层党务培训班上动员…
    实习小结
    中学宣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工作方案
    经济促进企业党建开展
    秋季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十一
    镇计生经验交流发言
    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方面调查报告
    为党员建立精神食粮工作方案
    加强流动党员管控实施意见
    加强企业党员建设意见
    党员志愿者服务安排意见
    做好党员培训工作安排意见
    党员培训工作情况报告
    党员教育整改工作总结
    关爱党员干部管理工作意见
    关爱党员干部工作指导意见
    在党员干部工作会讲话
    活动实施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