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发展党员意见

及时教育培养,条件成熟后及时按程序吸收到党内来。二零零八年全县计划发展新党员167名,其中,35岁以下99名,生产、工作一线159名,高中以上学历109名,女性44名。
  三、拓宽渠道,建设高素质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建设一支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前提。各基层党委、县直工委要通过“多渠道培养,全方位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启发、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党小组、党员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认真做好“推优”工作,进一步完善“推优”工作程序,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各乡镇党委在发展农村党员时要全面推行全程联名推荐制,拓宽发展党员工作的视野,并结合“小学教”活动,不断加强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要通过努力,使每个村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保持3-5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常数,其中80%以上的村至少有一名女入党积极分子。同时,要认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支部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要联系1名入党积极分子,建立联系制度,设立台帐,做到定期听取思想汇报。各基层党委、县直工委要经常对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跟踪指导,每半年对发展党员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要规范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7月、12月为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月,县直各党委的入党积极分子由县直工委统一组织培训。要通过基层党校、电化教育等多种手段,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及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端正入党动机,明确入党目的,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四、严格程序,确保发展党员工作达到规范化要求
  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各基层党委、县直工委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把“入口关”。凡支部大会讨论吸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时,要采用票决的方式表决,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要正确把握好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吸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重要环节,认真抓好培养、教育、考察、政审等工作。继续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各基层党委、县直工委在将每一名发展对象的材料拿到县委组织部预审前,要先进行审核把关,做到材料齐全、规范。要认真执行《关于绩溪县发展党员公示制》的要求,做好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的公示工作,广泛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新党员质量。同时各基层党委、县直工委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信息库,将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录入党员信息库,定期梳理分析,实行动态管理,注意把握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规模和文化、年龄结构及职业分布等。进一步健全完善入党积极分子淘汰制度,对经党组织教育培养超过2年,且在近期不能达到党员标准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实行淘汰制,确保新发展党员的素质。
  附:《二零零八年全县发展党员计划分解一览表》
  中共××县委组织部
  二零零八年3月26日
  

 

《发展党员工作意见》公文网 www.gwku.net,欢迎阅读发展党员工作意见。

文章 写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促进本市林业建设若干意见
       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试点意见
       促进本市上市公司发展若干政策意…
       本市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
       促进本市发展多层次医疗保障指导…
       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意见
       新时期科协意见
       抓好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意见
       市文化局开展继续思想大解放第二…
       与港澳侨委员联系若干意见
     
    司法局发展政法信访普法动员会讲…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季度学习…
    供电单位工作总结
    做好农村重点农业推动会讲话
    我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调整后对我…
    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规则
    企业行政年度工作计划
    学校中层干部竞选演讲稿
    教师节演讲走进新课程我们同成长
    班主任经验材料
    为党员建立精神食粮工作方案
    发展花卉产业工作方案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农村党建保障机制发展实施意
    加强流动党员管控实施意见
    经济工作发展指导意见
    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