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卫生工作计划 >> 正文
镇公共卫生思路


为贯彻落实州、县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文件精神,切实搞好我镇公共卫生工作,保障全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及安排,组织有关人员对工作开展与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全年安排对各村工作检查4次,年终考核情况纳入个人全年工作考核。
(二)镇卫生院负责全镇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上报工作,承担县城、水桥村的工作任务,其余的村,各村包村干部、村主要领导、村卫生室人员承担本村工作任务,包村干部、村领导协助卫生人员按时完成任务。
二、增加经费投入,加强服务网络建设
今年,镇政府安排公共卫生工作经费投入,保证工作经费运转和支出,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所需物资的储备费用和二级卫生网络建设。
今年要加大卫生网底——村卫生室建设力度,新建甲级卫生室个,使全镇应建卫生室的村建有卫生室。
三、工作安排
(一)基础免疫:今年各村完成全镇运转6次,“四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乙肝苗县城接种率85以上,农村75以上。
(二)加强麻、白破、两脑苗接种工作。大力加强幼儿园、小学1—6年级麻苗、白破接种;1—14岁儿童流脑苗、乙肝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四、疾病控制
(一)甲类传染病无内源性发病,无责任性传播。
(二)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在440/10万以内,麻疹发病率在5/10万以下,脊灰炎无发病,加强afp的监测检查。
(三)主动筛查结核病,加强结核病的治疗复查治理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
(四)加强艾滋病感染者高危人群的普查、控制、统计、治理上报工作,对病人落实“四免一关怀”的政策,进一步控制麻风病流行,对贫困病人及畸残者提供医疗保障。
(五)搞好地方病控制,落实并完成重氟污染的防氟改炉改灶工作及消除碘缺乏病。
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每个村有1个以上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全年各出期刊4期,健教宣传覆盖率90,群众知晓率8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以上。
以村为单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每个月各村搞一次大清扫并保持清洁。继续加强和完善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畜厩工作,建设一个清洁卫生、文明的生活、工作环境,降低各种发病。
六、妇幼卫生工作
(一)新法接生:以村为单位新法接生率达到96,其中:住院分娩达到50。
(二)孕产妇系统治理率达到85。
(三)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70/10万以下,破伤风发病率1‰以下。
(四)加强婚检及出生缺陷的干预,减少缺陷出生。
(五)积极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保护妇女健康。
七、卫生监督
对辖区内饮用水、食品质量的检查监督及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检查。今年卫生院对辖区内饮用水、食品、公共场所的检查监督覆盖率达93以上,从业人员、相关单位的办证体检率达98以上。
八、其它

工作
(一)医疗救治:建立全镇医疗救治体系。今年要加强镇卫生院传染病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提高诊治能力。
(二)继续搞好人员培训:卫生院负责对镇卫生人员及各村卫生员的业务,新型合作医疗治理的培训,培训工作每月1次。
(三)如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必须立即到位,服从镇领导小组的安排调遣,立即开展工作。
(四)实行目标责任奖惩制:对责任心不强或不负责任、不服从工作安排而完不成任务,或造成不良影响或使工作受到损失者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中心卫生院党支部安排
       市爱国卫生思路
       县卫生监督安排
       卫生防疫站思路
       二00六年卫生计划安排
       县妇幼保健所卫生计划
       文化局创建省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市卫生局创建文明机关计划
       市文化局200年爱国卫生规划
       我市卫生局卫生计划
     
    女生群口快板颂歌赞章丘
    冶金矿产运营监察管理方法
    环境学院班长就职演讲
    税务分局停歇业管理工作规则
    学校计划要点
    社区服务意见
    林业部门安全生产月总结
    学校后勤个人总结
    中小学校性教育总结
    大学生假期家电出售员实习汇报
    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洁管理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
    公共节能宣传周工作总结
    公共节能宣传周工作总结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方案
    公共机制节能工作要点
    公共机构绿色照明改建工作方
    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年终总结
    公共政策执政能力考察材料
    卫生局对于提升全市公共卫生
    卫生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