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学习材料 >> 正文
申论材料

13.3,提高了6.1个百分点。
5、至2000年,我国尚有520多个县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100个县未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全国尚有8500万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2000多万。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5.8,这个比例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我国脑力劳动者数量仅占从业总人口的1/10,而发达国家脑力劳动者数量已占从业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6、至2000年的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本国居民授予专利数只有1件,而美国为289件,日本为994件。在产业技术领域,我国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在生物工程领域,美国拥有的专利占该领域世界专利总量的59,欧洲占19,日本占17,包括我国在内其他国家仅占5。在医药领域,美国拥有51的专利,欧洲占33,日本占12,包括我国在内其他国家仅占4。
7、目前我国至少有一半城镇企业职工缺乏基本技

能练习和一技之长,初、中、高级技术工人之比是61.5:35:3.5,且中、高级技工的年龄老化问题突出,在我国8000万青年工人中,初级工占89%,中级工占10%,高级工仅占1%
8、今年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万,比2002年增加67万,比2001年增加97万。
9、针对长期以来影响高校毕业生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2002年11月,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非凡要求省会及以下城市取消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限制,答应毕业生(包括专科、高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地(市)就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强调对增加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
10、一般认为,年满16岁的人即具有了就业能力。
11、社会支付的成本对于体能、技能与智能的获得分别是1:3:9。从对社会的贡献看,体能、技能与智能之比则为1:10:100。
12、据联合国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2000年我国的科技竞争力在参评的47个国家中排第28位,2001年排第26位。
(二)请用150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
1、示范答案
所给资料反映出我国人才又多又少的矛盾现象。多的突出表现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少的突出表现是至200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5.8,我国脑力劳动者数量仅占从业总人口的1/10。并反映出高校扩招是增强国民智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举;国家主管部门已经联合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评析
考生在概括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时抓住了我国人才又多又少这个重点,并进而概述了我国人才多的突出表现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国人才少的突出表现是至200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的5.8,我国脑力劳动者数量仅占从业总人口的1/10。考生还概括了高校扩招是增强国民智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举,国家主管部门已经联合发出了《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项内容,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文字通顺,条理清楚,应当得高分。
(三)以省政府政策法规处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示范答案
所给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高校扩招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镇村经济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五原则
       和谐教育材料
       申论限制条件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和改进机…
       重视细节塑造辉煌
       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介绍
       最新申论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洛阳综合黄页号码簿热销中
       市第十六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须…
     
    牢记两个务必做合格公仆
    乡镇十五及回顾十一五及思路
    县委干部就职演讲
    检察院强化解放思想交流材料
    社区党建培训心得体会
    物业局发展价格管理计划
    农村深化宅基地管理意见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计划
    教育局开展创先争优总结
    街道办事处计划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申论模拟试题0附参考答案
    申论限制条件
    最新申论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残疾人学习社会理论材料
    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
    学习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