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水政执法经验材料

找文章到网更多原创- (https://)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9年,**市水政工作深入实践依法治水新思路,以促进两个和谐(社会和谐、人水和谐)为目标,狠抓队伍素质建设和执法制度建设。集中优势,打好舆论宣传阵地战、专项治理攻坚战;创新工作思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服务大局水平。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水利提供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住有利时机,营造执法氛围
水法宣传是水利执法的前提。一年来,我们抓住四个环节大打舆论宣传阵地战:

一是在全市普及水法知识。我们结合我市水法宣传实际,制定了详细的“五五”普法宣传规划。围绕“健康发展、人水和谐”两大主题,以保障防洪、供水、环境“三个安全”为基础,确定全市水法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编制印发了《水法宣传手册》1万册,下发到全市各乡镇,为全市群众了解《水法》内容、强化水危机意识和遵守水法意识打下基础。

二是在全局开展学习培训。全年举办《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水法规普法教育班3期,参训人数达到100%。

三是抓住时机实施立体宣传。我们紧紧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有利时机,实施立体宣传:在电台、电视台开办水法宣传专题10期,印制宣传画、宣传单20000多件,在市区显著位置设置大型公益广告牌4块,在市政府广场、雁翎公园组织大型水法宣传咨询活动3期,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氛围。在“2009引黄济淀”输水工作中,我局承办前期河渠清障、堵口打坝任务。水政执法队抓住时机组织了20个宣传工作组奔赴现场,主动争取乡村干部配合,向沿线群众耐心宣讲水法政策法规,细致入微地做好市政府引黄通告解释工作,经过20天的深入宣传不但为安全引水奠定了基础,而且把“引黄济淀”形成了一次水利执法宣传现场会,收到可喜效果。

四是开拓水法宣传新平台。充分发挥市水务网的媒体平台作用,开设了节水论坛,向网民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和典型案例,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为水利执法开拓了新空间。

 二、狠抓队伍建设,夯实执法基础

队伍建设是水政执法的基础。**市水务局共有水行政执法人员54名,经过几年来的素质培训和人员更新,目前水政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平均年龄为31岁,大中专以上文化达到80%。为适应现代水政执法形势,建设一支“装备精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廉洁高效”的水行政执法队伍,我们狠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完善执法装备,提高硬件标准。专项资金购置了执法专用车5台、摄像照相、录音设备、电脑及望远镜等现场勘察工具,使执法效率明显提升。

二是狠抓岗位培训考核。对所属水资源、征费、凿井、城市供水、水利工程等八个监察中队执法人员,定期组织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及军事训练,实行目标动态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连续两次考试不合格的队员必须待岗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

三是进行专业知识学习。鼓励执法人员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执法工作能力。三年来,有85%的执法人员参加了大专以上法律专业学习。

四是完善制度管理,强化内外监督。几年来,我们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了《水政工作章程》、《水行政执法巡查制度》、《水事案件主办责任制》、《水行政执法文书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执法进一步规范化。通过政务公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公路主枢纽站场建设经验材料
       国家金库支库精建设国库文化经验…
       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经验材料
       乡民族经验材料
       镇关工委经验材料
       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经验材料
       离退休老干部思想政治经验材料
       审计局五星文明机关创建活动经验…
       地区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经验材料
       社区非职党员经验材料
     
    学习江泽民文选三个切入点
    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秋季学期欢迎师大实习生会讲话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座谈会发言未…
    献给党诗歌
    校区校长述职报告
    十一月份国旗下讲话—欢庆十六大…
    农业经济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国庆节60周年喜宴上县委书记致祝…
    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会讲话
    城区执法大队管理办法
    行政执法证件审查情况报告
    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报告
    行政执法案卷评审情况报告
    行政执法监管条例实施意见
    行政执法主体和依据清理工作
    行政执法督查工作报告
    加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意见
    监察局执法监察工作安排意见
    行政执法责任分解工作意见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