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行业分析报告 >> 正文
网络广告nokia350媒体投放策略分析

网络广告nokia3510媒体投放策略分析   
   在今年的亚太地区最权威的网络广告评奖赛事———第四届金手指网络广告大赛上,nokia3510广告勇夺“最佳品牌行销”银手指奖。

  大赛评委、上海师范大学广告系和网络传播系主任金定海先生评价说,网络广告的发展必将越来越成熟和广泛,因其强大的互动性,可以与消费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从而充分地传达产品特征和品牌个性以及在其背后所包含的内涵。

  但是,网络广告也应更加注意特定品牌与特定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方式以及形态上的创新。而这两点正是“nokia3510”广告做得成功的地方,它不仅重点突出了品牌的形象定位、个性塑造,而且通过战略营销的方式达到了与特定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在为客户“打品牌”和“做行销”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到位。

  媒介选择:为何选择网络媒体?

  ———短短15秒的电视广告,无法让受众深刻地了解手机的多种功能

  诺基亚以“3”打头的手机,一般都是以年轻人为目标对象的时尚产品,“3510”属于诺基亚在2002年推出的“真我风采”系列里的一款手机,产品目标消费群定位在18岁至25岁的大学生和时尚白领阶层。

  此前,nokia3510曾发布一个主题为“友趣乐不停”的15秒电视广告。广告表现一群年轻人在迪厅中欢乐劲舞,舞跳正酣,迪厅突然停电,正在劲舞的年轻人毫不在意,拿出nokia3510,在“3510”和弦铃声、节奏闪灯及荧光彩壳的交错中,尽情欢愉。

  一个短短15秒的电视广告,无法让受众更深刻地了解nokia3510手机的多种功能,尤其是无法让受众对“3510”的多种时尚功能有任何感性认识。选择其他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户外等,也无法充分做到。

  实力媒体通过cmms数据分析发现,18岁至25岁年轻人对网络媒体的偏好度非常高,它的彩色屏幕、互动性及其他独特优势,决定了网络媒体不但可以打造和提升品牌知名度,而且可以使消费者对产品有更深入、更感性的体验。

  实力媒体确定的策略是挖掘产品特性,针对目标群体,将产品个性化;通过与消费者互动,在愉快的沟通经验中传达nokia3510的特色,让受众产生更深切的体会和共鸣。

  创意:你适合哪一种彩壳?

  ———在消费者眼里,品牌不仅仅代表某种产品,实际上也是各类型消费者微妙心理需求的折射。

  用鼠标点击广告,跃入眼底的是5种彩壳手机和广告语等组成的跳跃活泼的广告画面。其中位于画面中间“你适合哪一种彩壳?”的广告文字最为醒目。整个画面用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述,撩起网友的好奇心。

  广告运用5个不同性格的卡通人物,分别传达出5种彩壳的特别功能。当网友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手机彩壳后,屏幕就会出现一段flash动画,配以简单的文字,可以清楚地传达出选择这款彩壳手机人群的个性特点。例如,讲品位的人会喜爱黑白色、背后有荧光感应图案彩壳;游戏迷自然会选择灵键的游戏彩壳;歌迷对有荧光棒功能的荧光感应彩壳倍感兴趣;舞迷则离不开节奏闪灯彩壳;而反射炫光彩壳,则被“酷一族”趋之若鹜。创意将nokia3510手机的鲜明个性极好地塑造出来。

  实力互动行销部总监吴湘玲表示,客户最初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电力新形势下员工思想状况分析
       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
       法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
       党支部保先活动分析评议阶段方案
       市林业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
       半年我省价格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
       未来5年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预测分…
     
    村两委会议事规则
    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
    农村安全生产工作报告
    县委书记政协县八届一次会议中共…
    政协主席发展讲话
    护士实习汇报
    公司党建目标及考核办法
    中学教育实习报告
    市公路局度综治安全情况报告
    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报告
    车体广告设置发布管理办法
    构建社会救助网络工作意见
    物价局实行网络问政工作意见
    农村服务网络建设意见
    市广告业发展概况
    街道社区网络教育交流材料
    司法局网络监察交流材料
    网络教育将成为主流交流材料
    民事诉讼信息网络中心总结材
    计划生育网络建设经验交流发
    行业分析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