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正文
党员大会上的情况报告

公开,全年对村民享受政策性安置、生育、优供补、退休补助等涉及村民利益补偿的进行公示,对村里收入、基建、干部报酬、分工等公开。还一个干部清白,给村民一个明白,让村民监督。

6、在控制违章建筑方面。我村认真执行上级禁止违章建筑的有关规定,控制力度到位,控违情况良好。

7、对村级各项工作都实行了台帐记录,收集好各类村部的各种资料,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

8、对村部工作人员每季度实行百分比考核,考核情况进行公开,考核结果与报酬直接掛起钩来,年终兑现。

三、党的建设:

按照党的十七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组织全村共产党员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对照先锋村和建设“五个好”支部的目标要求,努力开展党建工作。

1、做好组织的发展工作。今年已发展四名同志加入党组织,建立和培养了一批建党对象,目前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的有同志。

2、在建好非公经济党支部的基础上,继续进行非公党建的指导工作,重新调正和增添了党建指导员。今年特别重视在非公经济企业中确立发展对象,先后有四个企业主加入了党组织。

3、进一步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工作,制定党风廉政制度。认真抓好“两个条例”的学习,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村级班子的作风建设,支部活动中开好民主生活会,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把组织发展情况、入党人员名单及开展的各项活动随时进行公示,使广大群众了解村党组织的工作情况。

5、“七一”期间,村党总支走访慰问老干部、困难党员1,资助贫困学生1,与2特困家庭、贫困户结对帮扶,及时送去了党组织对弱势群众的关怀。

5、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做好了第一阶段动员学习,使每个党员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下一阶段开展的分析和评议典定了基础。村党总支还利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契机,成立了村扶贫帮困慈善基金,捐得人民币1955,并走访慰问了贫困家庭,发放扶贫款450。

四、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1、为配合城区市政建设的需要,我村上半年涉及村民民宅拆迁和二户个体老板的设施拆除工作。在街道的领导下,成立拆迁工作小组,开展了行之有效的从动员到签订补偿协议和拆除等一系列工作,全面完成了任务。

2、为最大程度地满足村民出行和适应城区发展的需要,全年相继投入4元进行道路硬性化建设。并为满足外来人员生活需要,在原众泾与井亭工业小区旁设置了农贸市场。

3、完善农医保障工作,使全村村民10参加了二保。进一步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目前享受正职退休待遇的老同志有,享受条线干部退休待遇的2同志也即将实施。

4、全面实施村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考核制度,使村级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敢于负责的责任心、团结协作的互助心、自身形象的榜样性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觉悟,激发了工作热情。

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宽,后劲不足。二是招商力度不够。三是10元税收的企业没有,竞争力差,缺乏规模型和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四是企业安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年工作设想:

一是、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加大在招商工作方面的力度,努力完成三产项目的招商工作(打工楼)。对引入企业积极沟通,做好服务。

二是、切实加强对各类企业管理的力度,同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家书屋发展情况报告
       全区干部下基层督查情况报告
       党委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报告
       高校生党员思想汇报
       企业民主生活会工作汇报
       组工干部生活会检查报告
       党办查处无证经营工作汇报
       学习老干部工作精神
       关工委领导年终培训会
       常委民主座谈会上的讲话
     
    律师事务所开业致词
    创先争优策划党课材料
    林业局总括林业产业调查与思考
    室内设计毕业见习回顾
    自治区人口计生总结及要点
    重温创业路再展石油情欢迎招待会…
    内强素质外绎形象工矿企业办公室…
    小学捐资助学活动仪式讲话
    市级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大会讲话
    教师先进性教育活动自我总结材料
    加强流动党员管控实施意见
    加强企业党员建设意见
    党员志愿者服务安排意见
    做好党员培训工作安排意见
    党员培训工作情况报告
    党员教育整改工作总结
    关爱党员干部管理工作意见
    关爱党员干部工作指导意见
    在党员干部工作会讲话
    林权规章改革动员大会讲话
    情况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