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正文
市区房屋维修资金相关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关于市区房屋维修资金相关情况的汇报

关于市区房屋维修资金相关情况的汇报

局领导:
    市区房屋维修资金收缴工作自2008年正式启动,经过4年的不断强化措施,规范管理,维修资金收缴力度不断加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维修资金缴存、使用等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现将我市市区房屋维修资金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市区物业维修资金管理工作仍依据2008年3月制定出台的《<宿迁市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实施意见》执行。由市房管处作为维修资金代管部门,物业维修基金存储于市区银行维修资金专户,由市建设局和市财政局共同监管。购买住房的按购房款的3%的比例,购买商业用房的按购房款的2%的比例,房屋维修基金由房地产开发商代收代缴,在缴纳购房款时一并向售房单位缴纳维修基金。维修基金的申请使用,必须专项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大中修,更新改造。由业主委员会或受托的物业企业提出方案,提交业主大会审定并报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后,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由实施单位实施。项目维修费用按受益面积应分配维修基金的比例分摊。

至今年2月底,我市市区共有75个项目缴纳了维修资金,共收缴维修资金1.36亿元,其中:2008年收缴375.72万元,2008年收缴2160.81万元,2008年收缴3312.02万元,2008年收缴6693.81万元,2008年1-2月份收缴1085.65万元。利息收入127.8万元。项王小区玉兰园和马陵小区城东、北关园区按照规定程序共使用六次,支出33.86万元。累计结余1.37万元。

二、存在问题:

1、部分老小区的维修资金补缴工作比较困难,如府苑小区,市政府在2008年就下发过补缴文件,但至今仍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业主缴纳了维修资金,给今后维修资金申请使用操作工作带来潜在难度。

2、维修资金管理岗位设置不符合规范。目前,市区维修资金的收缴和记帐工作均由我处市场科刘月亮同志一人兼任,不符合《会计法》相关规定。

三、新的维修资金管理工作要求

2008年12月4日,建设部、财政部出台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2008年1月22日,江苏省建设厅、财政厅出台了《关于转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我处根据国家及省维修资金管理规定,已拟定相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实施细则。按照新的标准,从2008年2月1日以后交付使用的商品住宅按照每平方米50元缴纳。目前《实施细则》已与财政局会签,并报市政府审阅,近日将正式出台。新出台的《实施细则》有几点地方性政策:

1、对老小区维修资金的补建做了相应要求。老居民小区的维修资金收缴工作虽然比较困难,但需要进行补建,解决维修问题。在《实施细则》中,我们对老小区补建方面虽没有做强制性的要求,但是要求分步走,要求业主委员会积极动员召开业主大会,对补建问题进行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做好动员工作,承担补建的责任、义务,主动向代管部门申请补建。

2、业主委员会成立之后,维修资金不下放。按照建设部和财政部第165号令的要求,业主委员会成立之后,维修资金应转到业主委员会进行监管,但考虑实际情况和资金下放后的安全,且下放之后,账务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住房保障落实情况汇报
       市房地产经纪机构检查情况汇报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进展情况汇报
       工商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情况…
       大桥乡地膜玉米及各级样板完成情…
       科学发展观活动献计献策情况报告
       度扶贫开发自查情况报告
       兰考农民合作社总体情况报告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汇报会…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药品营销联谊会主持稿
    母亲节国旗下讲话稿感恩母亲
    创建节约型处室做法
    齐心协力搞普查三句半
    对外贸易形势调研报告
    广电局加强科学管理宣传教育计划
    幼儿园安全安排范例4则
    商用办公楼空调使用管理办法
    爱期盼安全生产演讲
    房产治理经验交流会致词
    加强市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房屋征收赔偿及安置工作方案
    城镇房屋拆迁管治工作方案
    市区扶贫办工作单位总结
    首次房屋普查电视讲话
    地税局房屋租赁交流材料
    出租房屋消防安全整治方案
    居住出租房屋消防安全整治方
    建设局房屋规划方案
    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综治整改方
    情况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