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韩国新农村运动及日韩农协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流所带来的农业价值;五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韩国农协成立于1961年,目前大约有24000名成员及1327个分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农业服务机构。它不仅组织农产品销售,而且在器材购买、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流通化以及农业信用合作社等领域有广泛的业务,在韩国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通过农协进行的市场份额占整个韩国农业流通的40%,由农协为主组建的农业银行目前在韩国整个金融界排名第一。韩国农协发展贯穿于新村运动全过程,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化、农业机械化升级改良、农业产业化机构改革以及农民福利改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为突出的是,通过农协的作用推进了农村合作社事业,根除了农民承受不了高利贷的现象发生。
  二、韩国新村运动及日韩农协发展的成功经验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企业和农协,亲眼目睹韩国的农村发展面貌,其主要经验是:
  (一)精神改造立意,把农民发动起来。上世纪60年代,韩国城乡差距巨大,农民生活艰苦、居住简陋,农村无序现象普遍存在。自70年代韩国政府把农村开发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并启动新村运动以来,韩国农业农村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亚洲除日本、我国台湾省之外农村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的一个国家。韩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崛起得益于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成功得益于对国人的精神启发。新村运动初期,他们通过机制创新,在农村大力培育“勤勉、自助、协同”精神,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整个运动营造了强大的思想氛围,纯正了民风;尔后,将乡村分为基础村、自助村、自立村三类,通过分类补贴来鼓励先进和鞭策后进,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热潮。21世纪以来,又启动了“城市关爱农村”运动,通过城乡互动感化农民,使带有很强“官办”性质的运动转变成了民间自发的社会运动,进而形成了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二)环境整治破题,把农村美化起来。运动之初,韩国政府选择了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环境整治作为新村建设的突破口,使政府和农民的意愿一开始就处在高度一致的和谐氛围中。第一年政府无偿向每村发放335袋水泥,提出了拓宽村庄马路、改良屋顶、修缮院墙、挖井引水、建设公共洗衣场、架设桥梁、拉线安电、设置堆肥场、整治溪流、整顿卫生环境等十大项目建议,由农民自行选择实施;之后的若干年来始终不渝坚持推进,农村基础建设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整理耕地、整治河川、修建道路、开发农业用水、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乡村会馆及敬老院等诸多方面,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韩国,农村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房屋、道路与城市相比毫不逊色,河道、沟渠、山坡都经过了人工处理,“四合院”的农家小院环境优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条条标美公路直通农户,路不见弃物,山不见裸土,处处洋溢着和谐气氛。
  (三)农协内外联动,把农业组织起来。日韩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提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高度发达的农协组织,一方面增强了生产者应对大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农民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农协坚持一手联农户,把千家万户的生产者集结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与会员同甘苦、共命运,使脆弱的农业坚如磐石;一手联市场,农民通过农协主体与市场及企业谈判,影响力更大,谈判力更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民通过参与农协组织,由于交易数量的增加,在农产品销售上往往处于卖方市场,而在农资购买上又处于买方市场,改变了农民的弱势地位。此外,农协与政府及其农业主管部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机制,共同研究商讨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在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村医疗、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赴地税局学习利用税控机税收征管…
   政府驻办事处学习考察报告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省内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报告
   上海发展之路培训学习考察报告
   红色旅游考察报告
   赴上海浦东苏州昆山学习考察报告
   民营企业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蒙自县城市管理考察报告
   赴山西阳城河南焦作旅游学习考察…
 
街道党员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
民政局发展宣传思想管理讲话
度司法行政思路
贵带好头重抓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保…
县委十一届一次全会讲话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
中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农业农村安全管理讲话
老榕电子商务将成中国网络主战场
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要点
新农宅建设实施工作方案
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
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工作意见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农牧业和新农村建设意见
新农村发展工作要点
新农合支付方式更改工作意见
新农合补偿政策工作意见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