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考察团走进市考察状况汇报

市委、市政府在年关于“五”精神文明建设纲要中决定我市在五”期间创建省级双拥先进市。省级双拥先进市每四年评定一次,为促使我市双拥创建工作的发展。年是省级双拥先进市申报评定年,为以扎实的工作和优异的成绩在年申报成功省级双拥先进市,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率领军分区政治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双拥考察团于年日到省在双拥工作方面取得好成绩并多届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的市(现正在申报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市、荣获国家级双拥模范城的市进行了学习考察。

通过学习考察,考察团成员认为,这次考察确实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增添了争创的信心。下面,我们就将这次学习考察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市、市、市双拥创建成功的共同点

地改市后于年提出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年创建成功,至今已连续三届夺得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现正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于年提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并创建成功,现在已连续三届夺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市于年提出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现在已连续两届夺得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这三个市双拥创建工作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决心大。三个市的市委、市政府、军分区领导均把双拥工作摆在了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一是成立相应机构。市仅年以来,就先后三次调整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市委、政府分管领导和军分区政委为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成立了《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顾问,指挥长由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市委、政府分管领导、军分区司令员、军分区政委、市委政府秘书长担任,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从市到县到乡镇都建立创建机构。

二是把双拥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实行政府督办,列入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凡是考核不合格的不评为先进;未完成双拥工作目标的,不能评为精神文明单位。市委书记、市长、军分区政委与各县(市、区)的党、政、军一把手和市委、市政府的各责任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有力地推动了双拥工作的开展。

(二)宣传力度大。市的具体作法是:坚持“八个一、五结合、四突出”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八个一”,即市、县(市、区)分别制作一部双拥专题片;在中国社会报、国防时报上开设一期双拥专栏;编印一本双拥宣传手册;一台大型文艺晚会;一次大型街道宣传;举办一次双拥演讲比赛;举办一次双拥成果展;举办一次双拥知识竞赛。

“五结合”。

一是双拥国防教育与普法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相结合;

二是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

三是面上教育与创建教育活动相结合;

四是传统教育与形势教育相结合;

五是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

“四突出”。

一是为激发广大军民的爱国拥军热情,突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双拥国防为重要内容的教育;

二是为增强人们的双拥观念和参与意识,突出了新时期双拥工作目标、任务和重大意义的教育;

三是为使广大干部率先垂范抓好双拥工作和广大青少年继承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突出了对各级领导和青少年的教育;

四是为激励广大军民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突出了对英模人物和模范先进单位、个人的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

做到了电台里有双拥的声音、电视里有双拥的图像、报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走进地区考察汇报
       对个别职员的考察汇报
       外来人员管制进展状况考察汇报
       打造机关服务品牌考察报告
       一制三化调查汇报
       华东地区察看学习汇报
       地区纺织业进展状况考察汇报
       赴国外生态粮业考察结论
       乡村教学队伍现况考察报告
       交通部高速道路联网监控系统考察…
     
    经理通信员工代表大会讲话
    个人年房地产销售总结
    领导教师培训中心奠基仪式讲话
    师德演讲比赛讲稿
    民政局加强扶贫教育动员会讲话
    检察院学习发展意见
    乡镇劳动保障所总结
    希望小学奠基仪式致辞
    学习江泽民文选坚定不移地贯彻执…
    诚信生命玫瑰演讲稿
    学习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农村公路管理考察报告
    党员队伍政治思想考察报告
    农村四级公路建设考察报告
    全县工业发展考察报告
    交通运输工作考察报告
    残疾人事业发展考察报告
    加强四个对接的考察报告
    企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百里长廊产业发展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