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竞聘报告 >> 正文
国税征收管理分局局长竞聘报告

生命有限   奉献无尽

站在庄严而又神圣的演讲台上,我想起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与其不尝试而失败,不如尝试了再失败。不战而败等于运动场上的弃权。弃权是懦弱的行为,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报定失败也试试看的决心。”

今天我正是怀着这一心态来参加竞争竞岗。我竞争的岗位是征收管理分局局长。

 

从认识上看,竞争上岗是大事所趋,人心所向

 

   竞争上岗已成为国税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自21mishu.com)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一个国家没有了竞争,这个国家将不会有生命力,将会被驱逐出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团体没有了竞争,将会成为一盘散沙,丧失战斗力;一个人没有了竞争,将会在当今社会上找不到生存的立足之地,纵然他有父辈的荫禄,裙带关系的呵护,也只能一时不可能一世。因此,只有竞争,国民素质才能提高,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国税部门也是一样,只有竞争,干部队伍才有战斗力,国税事业才能蒸蒸而上。(来自21mishu.com)竞争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已经进行的征管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计会改革充分证明,当改革每推进一步,干部职工的思维方式、现代税收的认知观念、就会更新一次,正在运行的ctais税收征管系统也是税收科技改革的结果。回想十年前的征管方式,一员进户各税统管,手工开票,人工扎帐,那个时期被引为自豪的“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家万户、千山万水”来形容国税干部的辛勤工作,而现在只需一张.ctais软盘就全部代替了过去十分烦琐的人工劳动,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征纳成本。我经历了这种变化,目睹了改革的成果。在座的每一位和我一样为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而由衷的惊叹,莫不为国税事业的美好前途而充满自豪。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的竞争上岗、岗位轮换的,使传统的任命制、委任制、一任不变制等落后方式悄然离去。用以竞争论英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今天的竞争上岗恰如其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衷心拥护竞争上岗,也不甘成为“沉舟”和“病树”,勇敢的参与竞争,经风雨、见世面、长知识、增才干。若竞争上岗,将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若竞争下岗,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平静对待得与失,来年再竞!

 

 

二、从工作的经历看,我有信心竞争这一岗位

 

 

一是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本人基本符合条件。我今年38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先后在“北京大学”、“湖北税校”业务进修学习,现任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半月分局局长、党支部书记。

二是不同岗位的锻炼,对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较为熟悉,成为税收工作中的行家里手。27岁担任当阳市税务局办公室主任,6年的办公室工作养成脑勤、口勤、手勤、腿勤的良好习惯,始终把握为基层、为机关、为领导服务,使办公室真正成为了参谋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

在文秘上,被聘为《湖北税务研究》、《纳税人》杂志社、当阳市委特邀通讯员,当阳市首届新闻协会会员,先后有450余篇文章在地市以上杂志发表,亲自起草了300余篇税务系统人事、监察、征管、促产、三查等涉及政务、业务的综合性材料,树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司党委书记竞聘报告
       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竞聘报告
       企业队长岗位竞聘报告
       分管电信市场的经营竞聘报告
       原创首发医院院长竞聘报告
       网络运维部竞聘上岗汇报材料
       竞聘网络运维部正职汇报材料
       学校德育主任岗位竞聘报告
       法学系党总支副书记竞聘报告
       行政治理部经理岗位竞聘报告
     
    电视台副台长广告中心主任对经视…
    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
    小品就是要演雪狼湖
    将共产党党员先进性教育体现中
    煤矿小品真情
    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善待自我
    企业开展堡垒工程活动实施意见
    消防人诗歌两首火魂仿佛
    人事局局长述职述廉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
    城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方案
    房屋征收赔偿及安置工作方案
    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
    国税局发展执法教育交流材料
    国税局深化政务公开交流材料
    国税局组织教育交流材料
    国税局基层建设交流材料
    国税局强化创新教育交流材料
    国税局政务公开完善经验材料
    县国税局创建四型机关经验总
    竞聘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