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正文
财税局农业开发管理调研

     一、工作情况
  全县累计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6900亩,衬砌渠道111.41公里,建设堰坝135座,防洪堤25.05公里,机耕路20.15公里,机耕桥19座,改善灌溉面积31600亩,改善除涝面积2900亩,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630亩,项目区的防洪标准由原来的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了10至20年一遇。*、*、*、*、*等项目通过水利、道路、农业科技和水土保持等多项措施的综合配套和运用,项目区内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扶持仙宫果业有限公司果品加工、包装,绿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鲜香菇深加工出口,*集团年产100万套木制玩具、天恩茶叶有限公司年产25吨中高档绿茶深加工等4个产业化经营项目。总投资3931万元,其中省级以上有偿和无偿财政资金830万元,县财政配套有偿和无偿资金110万元。有力地提高了地方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和带动了农民增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二、工作上的问题
   (一)施工条件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特别是山区小流域农业生态工程,工程分散,量大面广,交通运输条件差,施工机械设备难以进入工地,如三面光渠道衬砌,基本都要靠肩挑背扛。防洪堤基础开挖挖掘机不能进场,山塘水库维修也要靠人力为主,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二)政策处理难。项目实施前,乡镇、村在政策处理上都作了承诺和保证。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的政策处理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承包到户,集体利用难以调整;二是我们贫困山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多数是空壳村,经济补偿难到位;三是村两委干部意见不统一,相互扯皮,人为影响政策处理。村两委和农民多想把基础设施建设好,但个别农民又不愿牺牲个人利益,缺少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理念,势必要影响工程进度。如*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项目的黄处引水工程,就因政策处理难以解决,而不得不调整建设内容,影响了整个工程建设进度。
   (三)建设时间短。土地治理项目基本以水利基础设施为主,如渠道、防洪堤、山塘水库等。这些工程的建设进度一是受梅雨或台汛期的影响,如防洪堤、山塘水库、排水渠道等在汛期不能施工;二是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堰坝、山塘和引水渠道等在本文来自农作物灌溉用水的高峰期不能施工等 。
  (四)施工力量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业主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因项目投资较少、工程分散,正规专业的施工队伍进入不多,一部分是挂靠承包队伍,管理人员难到位,技术人员少,施工队伍力量薄弱,施工进度、人力资源以及施工程序等缺少科学合理的安排,项目经理经常缺位,使施工质量和进度受到影响。
  (五)资金自筹难。产业化经营项目由于企业在项目申报时对自身的实力估计不足,再加上受欧美金融风暴以及人民币和劳动力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计划的自筹资金困难,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规模。如*集团原申报项目为400万套木制玩具生产线项目,由于资金跟不上,放弃了原计划,改为年产100万套木制玩具生产线项目。
  三、对策措施
  (一)以工程监理为中心,严把工程质量,突出“以人为本”。施工队伍力量薄弱,监理就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严把监理关,对监理人员要全面了解,从优选择,与监理公司签定合同,制定相关的制度,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经贸局科学认识调研
       工业园区开展产业转型调研
       来料加工业科学规划发展调研
       酒店开展经营管理发展调研
       安监部门生产调研汇报
       安监落实科学发展观调研
       矿区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
       网络市场环境调研汇报
       储蓄所反洗钱调研汇报
       乡镇劳务输出状况调研
     
    安全生产总结及打算
    徐鸣走出和谐发展生态发展率先发…
    最新体育局总结
    校长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母亲节演讲稿母亲几段记忆
    服务业项目融资推动大会讲话
    200年公安要点
    党组领导思想教育计划
    县长电力安全生产会议讲话
    伟大女性——三八妇女节演讲稿
    全县财税运行调研报告
    税务局加强财税稽查交流材料
    民政局农村党建发展交流材料
    交通局农村的公路养护交流材
    国税局发展执法教育交流材料
    国税局深化政务公开交流材料
    地税局房屋租赁交流材料
    地税局办税服务交流材料
    地税局税法服务交流材料
    工商局农资市场监管交流材料
    调研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