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正文
执法人员普法教育调查报告

  一、基层执法人员学法用法

  (一)不断完善学法用法机制,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依法办案、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1、学法方面:基层执法部门大力开展各类法律培训,积极探索建立并完善学法用法机制,如普遍建立了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制度、学法登记、考试考核和任前法律考试制度。2.用法方面:为了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了错案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等,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学法工作的落实

  一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五五”普法以来,每年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领导干部都能积极带头参加,参考率达100%。二是完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三是落实具体任务,实行工作责任制。

  (三)突出抓好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五五”普法以来,基层执法部门着力从三个方面抓了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工作:一是多层面抓好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的落实。从20*年开始,对在岗执法人员进行了全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开展了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培训。二是在行政执法窗口行业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把掌握专业法律知识的程度与岗位分工直接挂钩,不合格者不能上岗。三是把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与推行执法责任制、创建文明执法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奖优惩劣,推进依法行政。

  (四)学用结合,整体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学法的最终目的在于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表现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各个方面。一是“五五”普法期间,通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行政执法人员越来越认识到法律是管理经济社会、处理各种疑难复杂社会问题最有力、最有效的武器。从调研情况看,执法人员从学法用法的具体实践中感受到自身法制素质增强了,办事效率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上升了,学法用法热情也越来越高,有些执法人员从不主动学法到主动学法,增强了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依法行政意识和水平有了全面提高。许多同志形成了“遇到问题先学法、决策之前找专家”的工作思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少数执法人员对法律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法律学习摆不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对专业法的学习不够,还未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少数执法人员法治观念不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不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现象仍然存在。

  3.学法形式较单一。学法用法考核监督制约机制还需加强,学法用法考核刚性不足。

  4、学法环节存在形式主义。平时号召号召,检查应付应付,考试抄上一抄成为有的部门和公务员普法教育的“真实写照”。这就导致部分公务员法律素质不高,行政活动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和合法性。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如何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建议如下:

  一是应把学法用法的意义看得更重一些。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领导干部思想认识问题。应采取切实措施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部门和单位一把手对学法用法工作的思想认识。

  二是应把公务员学法环节抓得更实一些。应进一步完善形式、充实内容、健全机制、强化培训、严肃考核,确保在学法环节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是创新学法手段,切实增强学法的实效性,提升学法工作的层次和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村医疗服务调查报告
       农村土地管理调查报告
       公司党委建设调查报告
       中学民主管理调查分析报告
       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调查分析报告
       农村火灾预防调查分析报告
       农村警务区调查分析报告
       高校商业贿赂调查分析报告
       卸任村干部矛盾及对策调查分析报…
       提高企业管理执行力报告
     
    审计局总结
    圣诞之约联谊晚会主持串联词
    学生代表期中考试总结会发言
    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用房及社区服务…
    发挥行政复议制度构建和谐社会中…
    税务部门副级领导职位竞聘演讲
    街道文化总结及要点
    农业局水果流通会议讲话
    发行站领导竞聘演讲
    党委书记就职小结
    城区执法大队管理办法
    行政执法证件审查情况报告
    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报告
    行政执法案卷评审情况报告
    行政执法监管条例实施意见
    行政执法主体和依据清理工作
    行政执法督查工作报告
    乡镇食品药品工作人员管理办
    安置就业人员实施工作意见
    加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意见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