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活动方案 >> 正文
国土局找矿改革发展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近年来对地质找矿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切实消除“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自我循环”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超前谋划,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国土资源部的部署上来,统一到提升服务能力上来,统一到促进地质找矿上来。

(二)把握规律,找准问题。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系统总结地质找矿工作经验教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和地质工作规律的认识,跳出圈子看工作,走出家门找借鉴。通过广泛发动,将大讨论深入到地质找矿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面查找当前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地质找矿自身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系统梳理,全面分析,专题调研,集中研讨,为寻求治本之策奠定扎实基础。

(三)突出重点,破解难题。紧紧围绕加快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和服务能力不强、队伍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促进地质找矿实现突破、成效明显,矿产资源管理规范、市场有序。

(四)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定位,更新管理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克服习惯于项目管理、技术管理的传统惯性,从重微观管理走向重宏观管理,从重审批走向重监管,强化社会管理,改进行业管理,繁荣矿业权市场,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业务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执行力。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增强地质找矿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勇于冲破传统束缚,勇于突破固有模式,勇于闯出新的路子,推动思想大解放,促进观念大转变。

(二)把握正确导向。以学习带动大讨论,提高思想认识,比照科学发展找差距,根据社会需求查问题,在转变思想观念上狠下功夫,在落实改革发展要求上务求实效。

(三)着力解决问题。把查找问题、破解难题作为大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注重总结经验,注重探索实践,注重解决问题。

(四)实行分类指导。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重点动员国土资源系统,全面发动地勘行业,广泛联系相关部门、矿业企业、探矿权人等,结合各自实际,突出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各有侧重地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分类研究解决问题。

四、参加范围

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及重点矿山企业、探矿权人。

五、实施步骤

从3 月31 日至8 月31 日,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详见附表):

(一)准备动员阶段(3 月31 日-4 月30 日)。主要任务是: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印发学习材料,进行动员部署。

(二)学习讨论阶段(5 月1 日-6 月15 日)。主要任务是:(1)认真学习。全面、深入、系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明确主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聚焦制约地质找矿和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3)广泛讨论。组织开展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国土局违法用地整治方案
       城区绿化规划方案
       国土局强化灾害防治督查方案
       质监局食品安全经营方案
       农村集体土地整治方案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水利局深化安全隐患治理方案
       水利局深化民主教育整治方案
       水利局加强安全执法发展方案
       民政局开展思想教育整治方案
     
    客运站领导述职述廉
    监察局创新教育发展意见
    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演讲
    医学社会实践情况报告
    庆祝第二十二个教师节活动安排意…
    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自…
    物流顶岗见习回顾
    护理部主任个人年终总结
    小学加强校务服务发展计划
    专题会议制度
    乡镇国土体改实施工作意见
    国土局分局履职工作报告
    国土资源局土地宣传资料
    国土局服务管理交流材料
    国土局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流材
    国土局督察学习交流
    国土局加强监督管理交流
    国土局完善廉政风险整治交流
    国土局信访服务发展方案
    国土局信访管理实施方案
    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