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我终于见到了彩虹作文600字

这几天,整个宣城都被雾霾笼罩着,走在大街上,远处的层层高楼,柏油马路两旁的景观树,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的闪着车灯的车辆,在我的视线里,都像被“纱帘”遮住一样,朦朦胧胧。坐在窗前的我看到这种景象,叹了一口气,慢慢的,思绪被带到了记忆的长廊,寻找着那一轮纯洁的彩虹……
   我从没见过彩虹,妈妈经常和我谈起她小时候,能在下过暴雨之后打开窗,呼吸着新鲜空气,看到天边七色的彩虹,我也经常在科普书上看到过彩虹,那一刻,我就对她充满了向往。正巧六年级毕业后的那个暑假没有作业,便准备去乡下姑姑家去住一段时间,虽然她们居住的小山村不是很有名,空气质量却比较好,所以,乘着这个机会去看彩虹是最好不过了。路上,刚开始我们还有说有笑,有时还看看窗外的风景,到后来,本来就晕大巴的我经不起山路的颠簸,胸口十分难受,有种想放弃去姑姑家的冲动,但,为了能见到我心中的彩虹,还是坚持下来了,
   到了,终于到了,小村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我怀着心中的隐秘和父母向姑姑家走去。在姑姑家的几天,我玩得非常开心,体验到了农家的乐趣。终于有一天,下了一场暴雨,我的父母和姑姑都在抱怨天气的不公,但我却始终按捺不住可以见到彩虹的高兴的心情,耐心地等待着雨后彩虹的来临。雨不一会儿就停了,一分钟,两分钟……彩虹还没出来,这个结果如同在我的心头上洒了一把盐。我没在灰心,因为我坚信,风雨过后终会见到彩虹,所以我决定在姑姑家多住了几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天后的一场暴雨结束不久,终于见到了我神往的彩虹。它像一架彩色的桥悬挂在天边,给我一种美丽而又宁静的享受,在山的那边,是海;在海的上方,便是天;在天边的,便是风雨后的虹。如果把风雨比喻挫折的话,那么,虹便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的境界。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401/203776.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也曾感动过作文600字
       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作文600字
       小水滴历险记作文600字
       夏日历险作文600字
       难忘的事作文600字
       爱心贸易节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溜冰作文600字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600字
       我最爱的一个人作文500字
       游上海海洋馆作文400字
     
     尴尬的时刻
     让平安住进我家
     我真不应该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面对困难
     有时我也想有人陪
     多彩的初一生活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500字
     责任作文
     我身边的小雷锋作文600字
    我终于读懂了你作文
    我终于了解了父亲
    我终于读懂了他
    关于见闻的作文
    关于见义勇为的作文
    我终于成熟了作文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作文
    我终于见到了大海
    我终于学会了面对现实
    (或真或假)对不起,终于选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