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作文大全 >> 记事作文 >> 正文
辅导作业作文

时间流逝得很快,一眨眼我们平淡而又充满欢乐的寒假,已经被打折掉了一半,回首一看我们在这个寒假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在这个寒假我的表弟来我家和我一起共度寒假,我和他一起做作业,一起吃饭,每天都笑口常开。有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正在认真的做着作业,突然小表弟跑过来发现我正在做作业,想起自己的作业还没做就拿起了作业和笔一起和我做,我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就做完了字帖,发现表弟有很多题不会做,我心想:我应该帮帮小弟。
   我在他旁边走来走去,突然,我发现了一个不会做的题,于是,我耐心地给他讲解,说了几遍,小弟似懂非懂的做了起来,后来小弟不懂的题越来越少,当我把目光移向一道数学题时,我笑了起来,原来,出版商把100—20=?搞成了10⊙—2⊙=?,很快,我给小弟辅导完所有的不懂的题,小弟也做完了作业。
   今天我真的很开心,但光阴是短暂的幸福也是短暂的。

【写作指导: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我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③数量与质量分析;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⑩纵向与横向分析。这里仅以现象与本质分析为例,谈谈思辨能力的训练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学生观察时一般只能触及事物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因此,指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写作中,要诱导学生养成“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如成功背后的艰辛,平凡中蕴含的伟大,表面热闹中潜隐的内在寂寞等。由于现象与本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特别是由于客观事物纷繁复杂,有暂时的个别现象,也有稳定的普遍现象;有必然现象,也有偶然现象。因而在训练时要使用不同类的材料,启发学生比照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样,来自通过思辨产生的顿悟,才能是科学而准确的。

  当然,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仅靠一两次训练学生是不能奏效的。因此,从高一的第一学期开始,就应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做法主要有:

  (1)利用课前五分钟,以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训练。课上,教师让学生随机抽取一则两则材料,让他当场提炼观点,进而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课后,每周留两至三则材料作为训练内容,当然也要让学生自己找材料。

  训练时,要尽可能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

  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多读书有好处。郑板桥却说:“读过万卷书,胸中无适主”,指读书多而无所适从,失去主见,反而有害。

  要求把这两则材料辨证统一到一个观点中去。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行,有点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材料的要点并进行分析:杜甫名句,指广泛阅读,重点讲的是知识的积累与写作的关系,它是必要的;郑板桥的名句指的是读书多而无所适从,谈的是读书后的思考问题。如何学以致用。两个人的角度不同。这两句话的连接点是:读书与思考,学与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二者统一为:既要广泛阅读,又要认真思考,学与用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zwdq/jishi/201401/204149.html
  • 上一个作文大全:
  • 下一个作文大全: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照顾妹妹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800字
       难忘的事作文600字
       惊喜作文
       第一次拉丁舞比赛作文
       我是篮球迷作文
       我是小小少年作文
       难忘的经历作文
       妈妈,我爱你作文
       游青虚山作文
     
     爱的痕迹作文
     一百元作文
     第一次站岗作文500字
     特殊的比赛作文600字
     我当元旦运动会小旗手作文350字
     难忘的一次表演作文400字
     2013我的夏天作文
     关于考试的作文300字400字500字6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600字
     会展中心插花活动作文
    作业本的自述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作业之我见 my
    疯狂作业大战
    做寒假作业真快乐
    我最尊敬的辅导员
    没有作业的夜晚
    观“优秀作业展览”有感
    写作业狂人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