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第一次参加拉丁舞比赛作文400字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我的心情也特别激动,因为今天我要去参加在达州体育馆举行的2013年“中国体彩杯”四川省体育舞蹈(国标舞)公开赛。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呢!
   我参加的是少儿e组单人单项伦巴铜牌和恬恬铜牌两个项目。老师提前把我们带到了比赛场地,让我们先熟悉一下环境。一进赛场,看见观众席上已经人山人海了,我禁不住紧张起来,心怦怦地跳个不停。不过,听着动听的音乐,我不由的平静下来。轮到我这一组了,我大方地走上舞台,很有礼貌地向评委们行了个开场礼,听着优美的音乐,把我最美的舞姿跳了出来,居然忘了那是在比赛。谢礼时,只听见“哗哗哗”的掌声在不停地响着。
   成绩出来了,我得了两项第一名。当亮闪闪的金牌挂在我的脖子上时,我又感动又高兴。第一次比赛就能有这样的收获,这真是太让我吃惊了!
   我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一篇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写?前人说:文无定法。但每种文体都应该有自己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结构的规律。根据前人的总结,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法:

  (一)即点散射

  此类写法,较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其文思与论题的关系若即若离。钱锺书的《论快乐》即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则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蜂拥笔端,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犀,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此类散文,须得厚积薄发,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浅写深

  在阐述道理时,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边场景的鲜活气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羡林先生写《时间》,一看题目,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然而季先生开篇就很家常,“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钟的跳动,想到心脏的跳动,再想到时间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读者“谈理色变”的畏惧心理。在谈“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时,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虚,还是把视角转到眼前景,“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细微变化来说明“生”与“死”不是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wunianji/201401/204434.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考试交响曲作文400字
       感恩生活作文500字
       丽江之游作文400字
       观察小仓鼠作文500字
       爱如一束光作文500字
       玻璃瓶漂流记作文400字
       一件可笑的事儿作文400字
       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作文400字
       做豆腐作文400字
     
     微笑面对生活
     人类与自然资源
     一次意外的闯祸
     讨厌的成绩
     期末成绩分析
     再见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有趣的糖人作文400字
     春天的树作文400字
     新年第一天作文500字
    一次意外的闯祸
    记一次茶博游作文450字
    新年第一天作文500字
    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作文40
    一次难忘的拔河比赛作文400字
    第一次做菜作文400字
    寒假生活的第一天作文250字
    我第一次做家务作文250字
    第一次做奶昔作文200字
    一次大胆尝试作文2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