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鸟和树作文350字

在一个公园里,有一棵非常茂盛的榕树。很多小鸟会到榕树上玩耍,唱歌,吊嗓子。可是有一天榕树想:这些小鸟每天都不让我睡觉,有时候还把捉来的虫子放在我头上,真难受!我一定要把你们赶走。
   有一天,榕树惊奇地发现自己脸色惨白,四肢无力,而且肚子还破了个大洞。大洞里有很多虫子在爬来爬去的,还有一些在运食物。
   原来,榕树生病了。它每时每刻都在痛苦地叫着,“哎哟……哎哟”可是虫子还是在它肚子里钻来钻去。
   这时候,飞来一只啄木鸟。它听到了榕树的哎哟声,就飞过去问:“榕树!榕树”你怎么了?榕树伤心的说:我现在肚子很痛很痛,你能帮我治一下吗?啄木鸟知道后,就用尖尖的嘴巴,把小虫子一条一条的捉出来捉好虫子以后,啄木鸟医生又在榕树的身上滴了几滴药水。榕树的病也就治好了。
   正当啄木鸟要走的时候,榕树说,“亲爱的啄木鸟医生”以前是我对不起你,现在我想让你留在这里做窝可以吗?啄木鸟爽快的答应了榕树的请求。从此,榕树和啄木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一篇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从具体事物入手借题发挥,所表达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灵感的结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阅读好的哲理散文,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高写作技巧,还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学习处世的经验,帮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写?前人说:文无定法。但每种文体都应该有自己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结构的规律。根据前人的总结,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法:

  (一)即点散射

  此类写法,较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其文思与论题的关系若即若离。钱锺书的《论快乐》即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则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蜂拥笔端,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犀,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此类散文,须得厚积薄发,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浅写深

  在阐述道理时,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边场景的鲜活气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羡林先生写《时间》,一看题目,多少有点让人头皮发麻。然而季先生开篇就很家常,“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钟的跳动,想到心脏的跳动,再想到时间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读者“谈理色变”的畏惧心理。在谈“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时,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虚,还是把视角转到眼前景,“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wunianji/201401/204435.html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第一次参加拉丁舞比赛作文4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考试交响曲作文400字
       感恩生活作文500字
       丽江之游作文400字
       观察小仓鼠作文500字
       爱如一束光作文500字
       玻璃瓶漂流记作文400字
       一件可笑的事儿作文400字
       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作文400字
     
     微笑面对生活
     人类与自然资源
     一次意外的闯祸
     讨厌的成绩
     期末成绩分析
     再见了,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有趣的糖人作文400字
     春天的树作文400字
     新年第一天作文500字
    春天的树作文400字
    美丽的柳树作文100字
    北山路的梧桐树作文150字
    我喜欢松树作文400字
    龟山公园的树作文300字
    龟山公园的树作文250字
    植树作文100字
    孤独的小树作文200字
    圣诞树作文
    快乐的大树作文3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