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小猴搬家作文300字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我家搬来了好多小猴子,它们每天都在快乐地玩耍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下午,妈妈要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高兴极了,牵着妈妈的手一蹦一跳地走进了商场。
   我们来到了了日用品区,准备买牙刷,我选来选去,挑了个紫晶晶的小猴牙刷,上面还有个赠品—小猴。我被它迷住了,赶快把它买了下来。回家后,还是对小猴很好奇,仔细观察,发现小猴穿了件白色短袖衫,肚子上有个红圆圈,一按,它的双脚就会亮起来,那光是橘黄色的,很耀眼。于是我想:如果我每次都买这种牙刷,这些小猴的光亮不就成了一盏台灯了么?所以要每隔三个月换牙刷时都买这种小猴牙刷,把小猴搬回家。至今,我已搬了三个小猴回家了。
   自从小猴搬到了我家,我可高兴了,让它天天在家跟我练排队,做操、看电视、听音乐,我还让它们布置了房间,让它们享受着和我一样的幸福生活。
   我真的好喜欢小猴呀,太可爱了!我决定,一定要把更多的小猴搬回家,创造一个“免费”台灯!

【写作指导:小学作文训练反思】

  作文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之重要手段,也是语文教学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常常造成的后果是。

  1、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

  2、学生不会积累。这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

  3、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面,缺少个性。这是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

  4、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多渠道地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

  可见,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不适应新课改作学教学的要求,当然也更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我县邀请的特级教师、平湖实验小学王永初校长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遵循新课标关于作文教学要求的新理念,大胆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初步形成自己的作文训练思路,取得了初步成效。笔者认为这个作文训练教学思路主要体现在九个“注重”上。

  一、注重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中,除了每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外,其实在课文中也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写出不同于课文的文章来。

  二、注重创设情境,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sannianji/201312/203026.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谁最厉害作文300字
       第一次自己买东西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250字
       家庭手影大赛作文300字
       月光作文250字
       关于经历的作文300字
       关于动物的作文35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
       圣诞狂欢夜作文300字
       这样的校园真美作文250字
     
     一句温暖的话作文
     秋天的风景作文300字
     一句温暖的话作文300字
     争当小小消防员作文300字
     小猴搬家作文300字
     谁最厉害作文300字
     第一次自己买东西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250字
     家庭手影大赛作文300字
     月光作文250字
    我发现了蚂蚁搬家作文
    小猴子找工作作文
    搬家作文400字
    小猴开饭馆作文
    观察蚂蚁搬家作文
    小猴开饭馆作文
    小猴骑车作文
    蚂蚁搬家作文200字
    可爱的小猴子作文
    小猴二年级作文300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