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正文
可恶的大螃蟹作文200字

今天,妈妈带着我来到海边抓螃蟹。我抓了一只大螃蟹带回了家,它的颜色是褐色的,壳像坚硬的盔甲,四对脚上有尖尖的脚指甲,还有一对钳子像两把锋利的剪刀。走路的时候,举起一对威武的钳子,横行霸道,东倒西歪。
   我逗它玩时,一部小心,被大钳子夹住了,我一跳,用力地想把它甩掉,没想到,它钳得更紧了,我痛得哇哇大哭。这时,妈妈叫我把手伸到脸盆里,我把手伸到脸盆里,大螃蟹才把钳子松开。
   我真讨厌这只可恶的大螃蟹。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所以学生作文要有雄厚的材料。”所谓“雄厚”就是广泛吸收积累之结果。那么,如何积累雄厚素材呢?我总结了过去的教学实践,主要有两种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汇积生活中的写作源泉呢?我认为: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内容就是写作材料,写作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越丰富,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四、加强指导,教给写作方法

  大多学生作文时的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作,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注意人家是怎样开头、怎样搜集和组织材料、怎样谴词造句,怎样结尾的。

  第二、认真审题,搞清本篇习作的范围和写作重点,在作文教学中,通常接触到的是记叙文体,所要学的内容又以人物、事件、环境为主。但人物、事件、环境这三者往往是互相揉和和在一起的,又各有侧重吧。所以必须让学生搞清每篇习作的侧重点,离题万里或千篇一律。

  第三、要使学生作文时吧有话可说,教师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注意猎取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乃至周围环境,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第四、帮助学生编制写作提纲。提纲是学生的作文的构思过程,因为学生作文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语无伦次,空话连篇,从早上眼睛一睁写到晚上上床熄灯,一笔流水帐。这就需要有一个组织和整理材料过程,搞清哪些应详写,哪些应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ernianji/201401/203554.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游黄山作文200字
       雨中看雪作文150字
       我给爸爸妈妈做顿饭作文200字
       买玩具作文250字
       秋作文200字
       我的啰嗦老妈作文200字
       星球大战作文200字
       可爱的小白兔作文200字
       家乡的水作文200字
       美丽的梦作文200字
     
     考试快要降临
     可恶的大螃蟹作文200字
     游黄山作文200字
     雨中看雪作文150字
     我给爸爸妈妈做顿饭作文200字
     买玩具作文250字
     秋作文200字
     我的啰嗦老妈作文200字
     星球大战作文200字
     可爱的小白兔作文200字
    我的大家庭作文200字
    美丽的大蘑菇
    小山村的大变化
    今天的大雾
    快乐的大树作文300字
    我心中的大海作文
    有趣的大课间活动作文
    美丽的大海
    恐怖的大雨作文
    新的大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