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征文演讲稿 >> 正文
彝族建立祖国60华诞优秀征文

彝族建立祖国60华诞优秀征文

彝家山寨老笙手/芦笙伴你度春秋/ 笙曲吹过千万首/ 笙歌声声响悠悠……昔日含悲吹芦笙/泪水伴着笙声流/五支笙管五个音/声声奏出恨和仇……党的阳光照彝山/金芦笙呵当歌喉/吹得奴隶变主人/一心跟党不回头

——云南彝族民歌

1、彩云之南 ,大山皱褶之中,裸洒河畔,名叫大栗树的彝寨 ——我的故乡,冲破乌云的笼罩、砸碎铁锁链,沐浴着十月的祥光,把自由平等、和平民主的旗帜高扬,让自豪和欣喜自然流淌。

因了十月祥光的普照,彝山天不老地不荒,老鹰自由翱翔、鸽哨悠远嘹亮、茶马古道欢畅 ,铁锤和镰刀,在彝寨的山山岭岭熠熠闪光,三七花绚丽、光坎米飘香。

回首坎坷崎岖,却光灿灿的历程,仰望喜洋洋的太阳蓝莹莹的月亮,彝家儿女把心贴得紧紧,把木棉花般火红的日子攥得紧紧。

2、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争创辉煌。共和国在荒山野岭建设,日日夜夜挥汗如雨哟年年月月美艳如玉。诗意 ,弥漫着新中国的每个季节,长江、黄河, 就连故乡这条小小的裸洒河,也一遍遍歌唱着你的壮美你的伟大。从城市的车水马龙,从乡村的甜脆山歌,我感受到你的心跳与活力,北京——彝山,彝山——北京,田野的开花结果,都应和着你匀称的呼吸。

冬去春来、阴晴圆缺,祖国啊,你从未停止过团结奋斗的步履。盛产山歌盛产弦子舞的彝山,展现从未有过的风姿,日子不再是一堆瘪荞壳,不再是一支长满霉锈的歌,手握金钥匙的彝家后生,无须将灵魂放逐四面八方,寻找果腹和精神的乐园,用手中的钥匙,开启一道道丰收幸福之门,让秋后彝山弦子舞的节律更欢畅,让曾经瘦削过的山歌,重新丰腴起来,让祖辈没有唱响的调子重新嘹亮起来,传向山外传向遥远……

太阳停止了旅行,栖息在西山那边。劳累了一天的彝山,隐进了桃林,桃林撑一张月弓,筛落月光斑驳的碎影。阿黑欢快的弦子声歌声从夜空飘来:“阿乃哟,现在已取消公粮,我要用这笔钱好好修修我俩将来的新房……”

阿黑甜甜的歌声,撩拨得阿乃的心直痒痒:“阿黑哥哟, 我要用这笔钱,置办让姐妹们羡慕的嫁妆……”

山伯走出了辣烟袋长长的寂寞,山婶走出了手纺车悠悠的嗟叹。彝山的夜哟,在轻轻松松欢欢乐乐的旋律里流淌,夜的彝山哟,在跳荡的音符中跃进新的世界……

3、金色的风 ,一遍又一遍抚摸山川田野,金色的太阳 ,一次又一次,印刷金色的宣言,直到田野呈现金色的稻海金色的浪,金色的玉米金色的旗。

快看哪,金黄飘香的十月,被银镰邀到这里;成熟的热望,在这里聚集。呵,彝山的晒场,一个丰满的季节,在静谧中萌动……

瞧,一堆堆谷哟,正翘首伫望,期待着盛情如火的娇阳、笑声哗哗的碾米机,来为她们梳妆打扮;期待着魁伟的粮仓吹吹打打用麻线织就的软轿前来迎娶……

火柴“扑哧”一乐,飘出了看场人喷香的袅袅思绪。一个圈接着一个圈,圈走了昔日干瘪的怅惘……

彝山的晒场,洋溢着彝家人承包后又一个沉甸甸的喜悦!

呵,金风鼓荡的十月,处处有灿烂的金色。

金色的十月很抒情,漫铺欢笑原野的不只是沉甸甸的收获。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奋起,有的在逃避……

十月哟,汗颜的不是田畴,荒颓山岗才生长茂密的叹息!

金色的十月很富有,镀金的谷垛充实了干瘪的憧憬。

金色的十月很热闹,男女老少,个个争着拥抱圆鼓鼓的日月,要把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国旗回忆庆祝祖国60华诞征文
       升旗仪式主持人建国60年征文
       医疗队专家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小学教育者新中国60周年征文
       庆祝建国60周年排比诗征文
       作协庆祝祖国60华诞组诗征文
       残疾运动员建国60周年吸纳力征文
       现代人庆祝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广播系学生献礼国庆60周年征文
       中学生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三农第一人点评三农问题
    物价局局长思想作风整顿动员大会…
    教育局领导创新教育讲话
    组工干部十忌
    教师演讲稿光辉事业崇高师德
    区委党务公开情况报告
    经营队伍建设意见
    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方案
    如何培养部队班长研讨会讲话
    高举爱国光明火炬奏响青春华美乐…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意见
    建立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申
    社团党支部建立讲话稿
    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
    建立秘书职业资格制度框架构
    建立学习型领导队伍交流材料
    建立社会化办林业交流材料
    建立烟草专营局交流材料
    建立集体财富积累体制交流材
    教师落实继续教育建立方案
    征文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