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演讲稿 >> 正文
助学金助我成才范文

    我生长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家乡在偏僻小山村,父母是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长年的劳累压垮的了父母身体。为了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教养好孩子,他们不忍更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因此,我的家庭相当贫困,经济十分拮据。

  每次放学回家,看到父母那日渐憔悴的脸,渐多的银发,压弯的腰和冻裂的双手,我有辍学打工的冲动。可是,每次看到父母那期盼的眼神,我的冲动被打入了万丈深渊。我暗自发誓,为了父母,为了自己,我要加倍努力学习。

  怀着这个坚定的信念,从小学到初中,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咬着牙挺了过来。中考后,我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但看着附带的收费单,我迷茫了;站在一旁还没收敛笑容的父母,他们的表情也僵住了。当晚,我家灯火长明 ,父亲蜷缩在门角不停地大口大口地抽着烟;母亲盘着腿坐在床上,不住地叹气……就这样一个多月的光景过去了,望着年迈的父母,看着家乡贫瘠的土地,我的心彻底失落了。

  就在我迷茫之际,国家助学政策犹如一颗启明星,照亮了我眼前的路,使我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激情。我怀着无以言表的心情迈进了我理想的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从进校的那一天起,我便感受到祖国、社会和学校对贫困生的关怀和支持。绿色通道、助学货款、助学金、勤工助学……一个个优惠政策扑面而来,让我置身于温暖的海洋,快乐地遨游。

  到这时,我才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职业理想;第一次离开家,参与集体生活,开始学会独立,与人合作;第一次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开始了学以致用,亲身实践。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为我懂得,职业高中是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我时刻告诫自己,在这三年里,一定要掌握扎实的知识,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用努力与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回馈帮助我的好心人,回报党和国家对中职学生的关爱。 在学习上,我勤奋认真,严于律已,今年5月在市级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今天,我又荣幸地站在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的领奖台前;在生活上,我热爱劳动,节俭朴素,积极参加了学校勤工俭学活动。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书籍,热心辅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为学校附近农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近百次。我在学校担任学生会主席,以身作则,积极开展工作,多次被评为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今年6月被团市委评为“优秀团员”。所有这些,都为我今后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7年,当温总理在两会上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这句话赢得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掌声体现了人民的心声,人民的意愿。国家助学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政策。这项政策关系着我们青年人的未来。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贫困不是我们青年学子的自愿选择,实行这一举措最重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制度性的保障,从起点上为我们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赢得了机会和时间。任何一项有利于我们青年成长、发展的政策,必然会受到我们青年人的拥护,都会产生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

  国家助学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它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我会合理运用这些钱,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了国家助学金的相伴,我们远行的道路更加宽广,我的心灵不再寂寞与无助。

  受到国家的资助,我深感社会无比温暖,并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像帮助我们的人一样,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因为我明白获得帮助后的那份喜悦,明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向雷锋学习演讲稿
       雷锋日记演讲稿
       学习雷锋演讲
       向雷锋学习的演讲稿
       学习雷锋的演讲稿
       小学学习雷锋演讲稿
       小学生学习雷锋演讲
       责任心演讲稿
       雷锋思想教育演讲
       中学学习雷锋演讲稿
     
    银行信贷治理负责人述职述廉报告
    求职信与个人简历起草方法
    银行管理部年终总结
    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
    幼儿园冬季运动会串词
    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意见
    以人为本亲情服务
    质监局纪检监察总结
    提高办公室质量和效率探讨
    下岗职工党员先进代表事迹报告材…
    大学贫困生助学金申请
    城市贫困生助学金申请
    优秀学生申报奖学金材料
    高校奖学金获得者事迹材料
    助学扶困促和谐
    勤工助学中心月份总结
    中小学校特困生专项助学金管
    公司爱心助学奖励基金章程
    教育部门扶贫助学工作意见
    lccieb海外奖学金发放对象
    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