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竞聘演讲 >> 正文
质量安全科科级干部竞聘演讲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感谢给我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中层干部实行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上岗,这既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

一是坚决拥护,

二是大力支持,

三是积极参与。

我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勇敢地走上台来,接受大家的评判。

个人简历我叫刘,北京市人,生于1969年1月,1987年考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具有建设部颁发的一级项目经理证书。
竞聘优势我竞争的职位是安全科科长,理由有三点:

第一点,我认为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自己。

第二点,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自己具备担当该职务所必须的政治素养和个人品质。

第三点,我认为自己具备担当此任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

从质量安全科的职能看,综合性较强、职能繁杂,担负着全处质量工作、安全保卫、贯标工作、计量管理等多项工作。质量安全科科长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施工经验、文字综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经验。从我自身素质和能力来看,我认为能够履行好上述工作职责。

第一,我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理论水平。从大学毕业到今天,我从事过技术员、技术主管、副队长、项目总工、副经理、技术质量科副科长、科长等工作。参加过天津港监理工程师培训,项目经理培训、多次参加局组织的项目总工学习班和内部监理培训班、参加了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组织的小组培训和小组活动质量诊断师培训。同时再加上平时注重学习,尤其是注重专业技术理论的学习,因此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能够较为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受到业主和处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第二,我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工作经验。质量安全科的工作,大部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接触和实践过,尤其是质量管理及贯标工作。安全管理也在做安全技术交底时有所接触。同时,在特大型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我想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一定能够弥补自己在以上方面的不足。

工作设想:如果我能够竞争上岗,我将在工程处质量安全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首先就是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正确处理好质量、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的原则。同时,作好贯标和计量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质量安全目标的基础工作。贯标工作应该考虑各职能科室对项目相关部门的贯标检查;贯标办对各科室和项目进行抽查,尽快把贯标工作落实下去,重点是实行贯标责任制。第一方面:抓好“质量管理工作”:

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处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在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领导小组。同时,实施项目质量总监委派制,公司总工担任公司质量总监,项目总监隶属质量安全科,有利于公司对项目的质量控制。

2.建立健全质量检查制度公司落实每季度的质量检查;项目要落实每月一次的质量联检,落实和完善“三检制”。

3.要建立质量与个人经济利益的衔接关系。建立质量责任制,把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职工头上;要结合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科室、各项目、各岗位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权限。做到事先有人管,事后便于查,责任分明,奖罚有据。

4.搞好质量教育和宣传工作进行质量教育最重要的是思想教育,使每个职工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提高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个人金融业务部门领导竞聘演讲
       幼儿园教导处领导竞聘演讲
       监察处处级领导竞聘演讲
       质检处主管竞聘演讲
       国资办副级干部竞聘演讲
       公司业务岗位主管竞聘演讲
       检疫监督科副级领导竞聘演讲
       银行外汇领导竞聘演讲
       疾病防制所主管竞聘演讲
       人事教育处级干部竞聘演讲
     
    粮食局党委总结和计划
    年终组织工作要点
    大学生募捐晚会策划方案
    政府办公室主任座谈会讲话
    外贸企业见习回顾
    营销公司党建教育发展讲话
    200为爱人调动申请报告
    学校学雷锋活动方案
    企业规章制度范本
    市经委提高效能与优化环境情况汇…
    药品安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药品安全机制建设意见
    推进质量振兴工作意见
    乡村消防安全扶持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工业生产和运行质量提升工作
    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汇报
    食品药品安全办职责实施意见
    做好安全生产及信访维稳工作
    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意见
    竞聘演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