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发言稿 >> 正文
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言

很高兴来到大家中间,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在前几届的青年干部培训班,我都与青年干部们进行了交流,寄语青年同志们恪守“德、勤、廉、学、思、谨、谦、公、孝、信”,希望青年干部们早日成材,做一名合格的渝水事业接班人。今天,我对这十个字再次进行深度诠释和延伸,希望青年干部们常怀有“十心”,加快成长成为一名有德有为的优秀干部。

一、常怀尚德之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重视操守的民族,德是立身之本、为政之要,青年干部尤其要重视道德建设。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拨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德为先历来是从政者的为人之本、从政之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说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支撑,德是才发挥的前提。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际需要。苏荣书记强调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他说干部有德无才,难以担当大任;有才无德,则会成为掏空党的执政根基、破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蛀虫,要求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贯彻落实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看干部的“德”,主要是看其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以德为先,要有“百年养德不足,一日丧德有余。”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常修为政之德。既要从高处着眼,修大德。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又要从低处入手,重小节。要牢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要认识到一言一行均关乎到自身的形象甚至政府的形象,积小节成大德。

二、常怀勤勉之心

“勤,就是要有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坚持以勤养身、勤政为民”。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的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在这种情势下,作为青年干部,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吃苦精神,现在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重在奋斗、重在进取、重在奉献,就是讲服务、讲贡献、讲效率;应具备勤政为民的精神状态、为民的价值取向,要做勤勉的干部,不做平庸的官。勤思发展之计,勤学科学之术,勤为务实之事,实事求是,立说立行,求真务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促进实实在在的发展,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

青年干部要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的贡献上,因此必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须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将勤奋实干作为自己的立业之本、成功之梯。要勤业,工作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真正做到“敏于言而讷于言”;要敬业,全身心投入所从事的工作上,对工作要始终满怀热情、充满激情,那将工作当作事业来干;要精业,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勤思创新之举,多一些“真功实招”,少一些“花拳秀腿”。

三、常怀廉耻之心

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青年干部只有心怀廉耻,才能以百姓为主,社稷为重,做到懂礼义、有道德、知高低、明事理。心怀廉耻,就要有一身正气。干部正则政风正,政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青年干部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增加修为,做到正则用之,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没有了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祖国明天更美好
       乡村四月
       我们一家
       风筝上天记
       将心比心作文200字
       跑步的启示
       真诚
       以书为友
       一次难忘的长跑比赛
       震撼心灵的泪水
     
    乡镇沼气动员会发言材料
    加强妇幼卫生整治意见
    农业局粮经信息科半年总结
    治超经费的请示
    机关干部全会学习心得
    全力推进应急灌溉工程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授牌大会讲话
    中学政治教研组学期部署
    公司销售员个人总结及计划
    歌手大赛颁奖晚会主持词
    核定村委干部工资事项通知
    干部作风整顿交流大会讲话
    新任副科级干部培训讲话
    村干部工作管理办法
    提升干部职工工作能力实施意
    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创建实施意
    提高村干部工资及经费实施意
    干部教育改革实施意见
    转变村干部工作作风实施意见
    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意见
    发言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