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发言稿 >> 正文
国企科学发展会议发言

突破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既是重庆的具体实践,也是“中国式”的改革探索,是我们在特殊的国情下搞现代化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发挥独特的功能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本身也就是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

第二,解决民生问题就是解决发展问题

熙来书记在重庆民生大会上精辟指出,“改善民生,既是我们的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始源和归宿;它不仅不分散经济发展的成果,还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良性互动。”奇帆市长也指出,“不仅要算当前账,也要算长远账,做到中长期平衡;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社会,做到综合平衡。要看到,当前的民生投入在未来会产生巨大效益”。

做好民生工作是启动市场消费的一场革命。中国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广大农村地区的消费还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如果能有效提高农村社会的消费能力,激活7亿农民的庞大市场,同时再加上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获得的消费水平的提升,中国社会巨大的消费潜能将被释放,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将大幅提高。而投资民生、改善民生无疑是重大举措。

因此,解决好民生问题,既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又将为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持久强大的动力。对国企而言,参与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更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事实上,重庆国企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

比方说,近年来,“三金两款”拖欠了职工,我们全面清偿了13.7亿元的拖欠。又如,老百姓盼“公租房“,国有集团挺身而出,全部承担了主城200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再如,微型企业发展差资本金,国有集团作为“大哥”理应帮扶,我们已决定从国有资本收益中每年拿出1亿予以资助。

比方说,重庆国企通过“第三财政”运作,为政府公共服务转型腾出了财力空间,增强了重庆全面推行15%所得税、购房低契税、居民首次购房退税、财政资金优先社会事业支出和扶持“三农”、推动民生建设等惠企惠农惠民政策的实施。近几年,重庆教育经费与gdp之比保持在4%以上,财政每年新增投入80%以上投向农村,去年民生财政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51.7%,“第三财政”发挥了重要的“托底”功能。

国企服务民生还要从体制机制上下工夫。如,成立了全国首家农畜产品交易市场,通过形成生猪等农副产品的未来价格,让买卖双方都能看清未来的利润和成本,从而有计划的组织生产,避免因供需矛盾引起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又如,成立药品交易所,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有效防止了医院和药厂在交易中的“暗箱操作”,减少了中间环节,群众承担的药价大幅降低。再如,成立全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通过开展“地票”交易,在城乡之间建立了要素双向对进的通道,其一,农村的用地指标流向城市,在为城市建设提供用地保障的同时,通过对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和土地质量的折算,耕地面积也实现增加;其二,城市资金则流向农村,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农民居住条件、村容村貌等的改善。

第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地方国企“走出去”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资源要素产生了加速流动的新趋势,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新的深刻调整,地方国有企业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积极“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既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践行国家和地方战略的应有之举。

重庆国企“走出去”已取得突破,尝到“甜头”。

目前,重钢集团收购澳矿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党支部书记创先争优动员发言稿
       副总经理员工大会发言稿
       县政府房地产开发会议发言稿
       书记在纪念建党周年会议发言稿
       质量技术监督会议发言稿
       反腐倡廉宣教会议发言稿
       学校创先争优会议发言稿
       医院院长人员聘用会议发言稿
       创先争优推进经济发展发言稿
       文体局局长文化体育会议发言稿
     
    艺校党员教育讲话
    启动旅游业带动新发展
    城市规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提…
    促进保险业发展实施意见
    企业工会计划
    老年人健康联谊会串词
    雷锋精神发言稿
    200年财务部计划
    劳保局人事编制管理讲话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建设意见
    科学用水转变发展工作方案
    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强实施工
    领导和国企领导人审计工作方
    科学跨越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国企小金库治理工作方案
    科学技术战略工作方案
    市领导出席科学技术表彰大会
    开创十二五科学建设新局面
    领导推进科学发展新水平
    发言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