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爱岗敬业演讲 >> 正文
县直工委廉政事迹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大家好!

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需要更多精品文章请访问,古往今来。形象深入人心,故事青史留芳。一代清官包公、海瑞的故事热映荧屏,人民公仆孔繁森、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发展,公正廉洁永远是人民的期盼,勤政爱民永远是时代的呼唤。

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当然,也许有人会问,廉政勤政是领导的事。又何必高谈空谈什么廉政呢?其实,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腾飞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每一个人的恪尽职守、廉洁从业。勤政廉政,不仅需要每一位领导用心面对,也需要我每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认真思考。

翻阅查看了许多清正廉洁楷模的先进事迹,这次参加廉政故事演讲比赛。感受到一次次心灵的激荡与震撼。中的许多人也是生活中普通的一员,却能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铸成一道道忠诚之魂,人们心中浇筑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不由得想起了一位人民的好公仆。三十一年扎根农村,说到这里。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终因积劳成疾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生命铸就了-忠诚”二字!就是中组部、中宣部在全党发出向他学习的楷模--重庆市梁平县镇原党委书记、人称“泥脚书记”邓平寿。

喜欢下乡,有人说邓平寿是最没有官样的官。确实。却不坐车,用脚走。一身布衣,一双胶鞋,一个帆布挎包,用双脚丈民心。17个村77平方公里,哪块地的秧子长得不好,哪棵桑树没刷白,谁家的茧子病了都清清楚楚。说:农民的问题在地里,坐在小车里,农民就不会来找我说话办事”老百姓都知道邓平寿的绰号--泥脚书记”草鞋书记”挎包书记”熟悉他四子歌谣”--不坐车子、不拿扇子、不戴(草)帽子,手里有块汗帕子。而这恰恰就是民众中最真实而亲切的口碑。

但对于一个手中有权力的共产党人来说,这份清贫却让人们更透彻地看到圣洁的心底。为了节约开支,清贫不是追求的目标。邓平寿去县里开会,总是当天赶回。有一次,带领镇干部10多人到外地考察,全部利用晚上乘车坐船,舍不得买卧铺,大家挤在过道上打盹。硬是缩减了三天的行程,节省了五千多元。邓平寿最贵的衣服不过90元,抽的5元一包的朝天门,但是镇里每年的捐款“光荣榜”上,却总是排第一。

更教会他如何做人,但一直到邓平寿去世,却连请邓书记吃顿饭的心愿都没能实现。来投资的陈刚心里有一个永远的遗憾,因为邓书记不仅帮他干事业。

因过度劳累的邓书记,就在2007年2月2日。永远的离开了

2月5日那天,的老百姓不会忘记。阴雨霏霏正如人们心情,邓平寿的灵车刚进入镇境内,便有一排一排自发前来的人,手拿白花,伫立在雨中。灵车开过去,便跟在后面。人群中有领导、村干部,有街道居民、企业主,而更多的镇的农民,从山上下来的从河边上来的最远的走了几十里路。究竟来了多少人,没有人能说的清,但很多老人说他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人…

有机会调走,女人邓巧娟在报告会上说过这样一段话:爸爸是土生土长的人。知道的就有两次,但老百姓不让他走,就留下了现在爸爸是真的走不了永远留在这片生他养他土地。爸爸从到镇里的那天起,就有个心愿;要让这里的老百姓都过上巴巴实实的好日子。为了修路,爸爸总是带头捐款,本来不高的工资,每年都要捐出上千元。而他自己,那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做为女儿,心疼啊!

哪怕逝去,有一种永恒。也会烙刻在世人心间。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财政职工廉政事迹演讲稿
       广告单位爱岗敬业演说材料2则
       市广电局廉政事迹发言稿
       商场职工爱岗敬业发言材料
       银行敬业乐群发言稿
       责任在心幸福人人演讲稿
       公司经理爱岗敬业演讲
       五四青年节演讲稿释放青春能量点…
       五四精神与地税文化完美结合演讲
       唱响一曲青春歌—五四青年节演讲…
     
    网络采编组人员个人总结
    矿吸取事故教训保证安全生产动员…
    3.2植树节电视讲话
    电化教育质量意见
    学校周年同学会主持词
    乡镇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捐资助学会议上领导讲话
    工业园区旧企业环境调查报告
    群众满意度测评会上的讲话
    政府县长就职讲话
    关工委领导年终培训会
    市党委残工委全体会上的讲话
    街道工委党建交流
    校园关工委工作交流材料
    党工委200开展创先争优实施方
    街道党工委创优总结材料
    交通局女工委员会主任巾帼建
    县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自
    先进基层党工委推荐材料
    开发区关工委主任典型材料
    爱岗敬业演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