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交流材料 >> 正文
校园关工委工作交流材料

中学关怀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在 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关工委的具体领导下,以 大和 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立足教育、关爱孩子、发挥余热、构建和谐,保证稳定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关爱工作,为中学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强化领导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把此项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由校长任主任,由退休教师为成员。在班主任、科任老师的大力协助下主抓关心下一代工作,使中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

二、开展爱心行动

月在向雷锋学习的活动中,关工委组织全校师生向敬老院老人捐款捐物,并为他们送去精彩的娱乐节目,还为他们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等等。 月,关工委和校团委联合组织全校师生向 地震灾区捐款,奉献出应有的爱心。

三、注重活动效果

我们开展的活动围绕党的教育这个中心工作,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搞好法制教育和帮教工作,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安定。

2、搞好扶贫助学奖教奖学工作,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得到全面发展,取得好的总体工作成绩。

3、读书征文活动。学校号召全校学生认真阅读《光辉的历程》——辉煌 年读本。学生们用日记、征文、讲故事等不同形式表达了读书感受,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四、关爱留守孩子

近年来,我校出现大量的留守学生,并连年趋上增趋势。这些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如何让这些留守孩子,能安心在校学习,能健康成长?学校关工委在此花费了大量的心血,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1、摸清底细,了解情况。

每个学期开学,学校就要求班主任摸清班级留守学生的人数、生活方式、学习和教育情况,通过师生谈话形式,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制定一系列措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2、结对帮扶成长。

学校关工委组织号召每一名教师,关心帮扶一两个贫困留守学生。从生活上,在学习上,在情感上,更是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给予一点爱心的呵护!学校每位班主任,在平时繁忙的工作同时,坚持每月帮扶一名留守孩子,与这些“个性学生”及时交流,教育、感化转变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能朝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健康的成长,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留守学生郑德,父母出外打工,家庭兄弟2人念书,大哥考上县一中,家境的窘迫,使这个身为弟弟、学习成绩又比较差的同学做出了辍学打工赚钱决定。当晚关工委老教师林老师知道情况后,立即连夜赶下阳江他所在的工厂,详细同他交心谈心,承诺帮他渡过一切难关,终于使他打消了辍学的念头。

3、举办活动。

学校还定期举办“关注留守学生”经验交流座谈会,不断提高教师们的思想认识,不断总结关爱“留守学生”的方法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关爱留守生的工作成效。

总之,通过学校的共同努力,强化师德教育,并积极参与学校“争创”活动。多年来我校全体在校生无一例违法乱纪行为现象的发生,无一例留守儿童出现意外。这是与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各级关工委、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我校关工委工作还存在诸多的缺点:如创新意识不强,在创建特色学校方面作用发挥不够。我们将继续努力,让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消费者协会工作交流材料
       建筑施工职称评定交流材料
       安检人员年度工作交流
       生产部负责人年度工作交流
       公务员转正年度交流
       企业职员工作交流
       幼教保育职员交流材料
       党性锻炼交流材料
       煤矿先进队伍管理交流材料
       大学生村官面试经验交流材料
     
    晚会节目串词
    政协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
    学生会主席就职演讲
    检察院处长就职演讲
    学校三八妇女节歌颂女老师的发言…
    产品销售市场开发方案
    市委常委扩大会讲话
    环球人做文明员工创环球品牌演讲
    庆国庆颂祖国演讲比赛稿
    乡镇平安创建活动会议发言材料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校园中医常识教育活动方案
    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指导意见
    节水型示范校园建设意见
    建设清廉型机关工作方案
    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整治工作
    关工委领导年终培训会
    情书校园情书幽默风趣型
    情书校园情书甜言蜜语型
    县实验中学创建平安校园纪实
    交流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