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警示教育心得 >> 正文
切实师范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经费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对培养对象适当减免学杂费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由各县市区政府按需向市州教育局申报,市州教育局汇总报省教育厅审定,省教育厅将计划定向安排到培养学校和市州。由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组织本地区志愿从事农村小学教育工作、品行良好、成绩优秀(以市州初中会考成绩为依据)、身心健康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报名,培养学校与市州教育局共同组织面试,确定预录名单。预录学生与培养学校和县市区教育局正式签订培养和服务协议后,报省教育厅审批录取。学生毕业后,由县市区教育局按照协议安排到乡镇以下小学任教,享受资助的学生任教时间应在5年以上。
三、教书育人是培养教师的目标真缔,要拓展师范教育的教学内容
教书育人是每个未来教师的教学行为真缔所在,所以师范教育既要重视师范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假如一个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假如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就不会进步。
1.要弘扬教师职业道德
师德建设,意义深远。教师作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良好的师德不仅对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和承载高质量教育的基石。因此,师德建设,必须始终放在师范教育的首位。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师德新要求,将师德建设提高到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抓紧落实。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师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师德建设新特点和新规律,在内容、形式、手段、制度、机制等各方面进行创新,把师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进一步健全教师资格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奖惩和定期表彰制度,将师德作为考核教师资格的重要内容。要教育广大教师学习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和当代教育战线先进典型胡昭程等,淡化“官”念,献身教育;要清心寡欲,立志做学问,杜绝一切浮躁的学术风气,不能把各种不良习气带进课堂,影响学生。要把师德建设和未来教师的发展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师范生熟悉教育、了解教育、热爱教育,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健康的生活习惯、优良的团队精神和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职业素养。
2.要着力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技能
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适应未来教师的需要和发展。首先是在内容上理论多,枯燥无味,与教学实际不太贴近;重学术、轻实用;国内各种新的教育流派的观点、特点介绍不多。其次是示范性不强。再次是教学基本功练习不足,教学实习时间短且形式主义严重。
要强化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与练习。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新时期教师职业技能的实际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大力改革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传统师范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师范生的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练习。在切实加强师范生“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积极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确保每一个师范生都能熟练地把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要加强和改进师范专业的实践教学。凡举办教师教育的学校,要建立与其培养规模和培养层次相适应的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安排相应的教育实习经费,统一组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要保证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教育见习和实习期间应安排高水平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治理,严格考核,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全…
   开展荣辱观教育实现三个结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一点理…
   七大亮点解析新义务教育法
   医院新员工岗前教育心得体会
   公安三抓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
   农行合规教育心得体会
   把中国革命史教育作为干部培训重…
   以八荣八耻为标准搞好会计职业道…
   团员意识教育心得
 
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方案
农业局农村粮食生产调查报告
学校开展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
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组织会议讲话
企业十一晚会致词
出纳员总结
邮政速递业务发展情况经验交流
学校军训闭幕式讲话
大学毕业典礼校领导的发言
领导党课辅导材料——切实党
师范学院物理教师事迹材料
贯彻十七大精神切实做好廉洁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切实做好思
科学发展管心得切实促进高校
以五大讲活动为载体切实搞好
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切实解
领导统一思想切实做好先进性
党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
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党执政
警示教育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