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警示教育心得 >> 正文
切实师范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引部分家境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接受教师职业的学习和培训,毕业后原则上享受国家这项优惠政策的毕业生必须到农村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教;并辅以实行服务期制度,凡是享受国家无息、低息贷款或免费政策的学生,必须事先与政府签订合同规定服务期限。(2)实行本硕连读学制。在有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进入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接受教师职业的培养;本硕连读可实行七年学制,前四年是学科专业学习,后三年中应安排一至二年的时间带着课题到中小学去实践、取得第一线的教育经验,然后继续完成教育硕士学业,这样可以吸收一些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3)实行教师培养提前单独招生办法。要改变以往一流生源进综合性大学或名牌大学、二三流生源才进师范院校的现状,应像军事院校或艺术类院校一样实行提前单独招生,让教师教育优先选择优秀生源,这样有利于改善教师教育生源的质量。(4)调整教育硕士招生

考试制度。要为优秀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和良好发展的条件,教育硕士招生应对一线优秀的教师采取非凡的政策,不囿于考试尤其是外语考试,要破格接受他们继续深造,并通过教育硕士制度使他们成长起来,从中产生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真正的教育家。
2.要改革师范教育的办学模式
要改革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我曾经在湖南师范大学说过,师范大学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育”。师范院校要重点投入师范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不要“见利忘业”,要保证教师专业培养目标实施,师范专业要按规定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并开足课时。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等方面的教学,加强教育实践和教师职业技能练习。学校要建立与师范生培养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安排教育实习专项经费,做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工作,让每个师范毕业生都能成为未来合格的教师。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无疑给教师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然而非师范院校由于培养目标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其教师教育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如江苏省教育厅对非师范院校举办教师教育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有41.7的师范生认为非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治理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治理相比,并无自己的特色。这充分说明非师范院校在举办教师教育时不仅削弱了师范生的“师范性”,而且忽视了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特点。那么如何保证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质量呢?一是要明确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二是要增强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三是营造教师专业发展和文化环境;四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非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学校领导应从思想熟悉、经费投入及政策保障方面重视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经费预算、科研立项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划,在教师教育专业招生、就业、师范生待遇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以确保教师教育建设能与整个学校的发展协调一致。非师范院校还应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治理委员会,对全校的教师教育进行统筹规划,促进校内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培养学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3.要改革师范生的分配制度
我国有一千多万教师,和世界发达国家比,我国教师队伍基数大、分布广、层面多,城乡之间、教师个体间存在着诸多差异。非凡是广大农村教师不管从质量和数量都严重失调,农村教师的兴衰就是中国教育的成败。所以要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一是改善办学条件;二是保证有足够优秀合格的教师。要实施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要采取每年由师范类学校面向全省招收一定数量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为农村非凡是民族贫困县市农村乡镇以下小学定向培养五年制大专层次的教师。要在省本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促进教育事业全…
   开展荣辱观教育实现三个结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一点理…
   七大亮点解析新义务教育法
   医院新员工岗前教育心得体会
   公安三抓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
   农行合规教育心得体会
   把中国革命史教育作为干部培训重…
   以八荣八耻为标准搞好会计职业道…
   团员意识教育心得
 
村改社居和社区整合方案
农业局农村粮食生产调查报告
学校开展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
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组织会议讲话
企业十一晚会致词
出纳员总结
邮政速递业务发展情况经验交流
学校军训闭幕式讲话
大学毕业典礼校领导的发言
领导党课辅导材料——切实党
师范学院物理教师事迹材料
贯彻十七大精神切实做好廉洁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切实做好思
科学发展管心得切实促进高校
以五大讲活动为载体切实搞好
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切实解
领导统一思想切实做好先进性
党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组织
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党执政
警示教育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