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五中全会 >> 正文
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激发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氛围,按照省委《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粤发[200 ]22号)要求,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全省山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二次、市委五届四次、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用解放思想的智慧和视野,深刻审视我县所处环境的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着力探索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以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带来干部群众创造力的释放,推动新一轮的大发展。
  二、目标要求
  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理解,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市委五届四次、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上来,切实做到更新思想观念,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健全评价体系,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提供考核依据;深化体制改革,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提高领导能力,为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三、基本原则
  学习讨论活动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一要紧扣主题,把握导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既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广泛讨论、畅所欲言,又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二要抓住重点,带动全面。以党员干部为重点,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发动广大党员及社会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全县上下思想大解放、谋求大发展的强大声势和生动局面。三要联系实际,分类指导。密切联系我县实际,联系各地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联系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查找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的放矢、务求实效。各镇各单位要从各自实际出发,组织开展各具特色、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学习讨论活动。四要循序渐进,确保质量。学习讨论活动要按照省、市、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分段推进,保证质量。各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可相互渗透贯通,各级各部门可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安排活动转段时间,不强求一律。县学习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活动的检查指导,把好质量关。五要统筹协调,科学安排。要统筹安排好学习讨论活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把学习讨论活动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与广泛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结合起来,与推进新一年工作落实、加快紫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
  四、实施步骤
  全县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从2008年1月开始至5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1月初—2月底)。主要任务是抓好组织发动,加强学习和宣传,营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强大舆论声势和良好社会氛围,为整个学习讨论活动奠定思想基础。各镇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学习讨论活动

[1] [2] [3]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协调会上…
   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心得体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
   如何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开创企业宣传思想新…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演讲稿
   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深…
   继续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大讨论活…
   区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突…
 
区委人大会议上的讲话
行政审批中心国土局窗口表态发言
初中班主任毕业晚会上致辞
创先争优表彰大会领导讲话
农业局土肥站半年总结
县委书记基层组织建设总结发言
公路收费站纪检者学习廉政准则心…
出入公司治理规定
安全知识竞赛主持词
实用财务规定
申报全省高速公路治理杯自查
申报全省高速公路管理杯自查
日东高速公路菏泽管理处申报
全省应急管理会议交流发言材
党员争当创先争优标兵发言材
全省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发言材
推荐全省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交流材料
全省消费维权现场会经验材料
法院申报全省纪检监察先进集
五中全会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