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推荐全省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经验材料

  强化社区平台功能 发挥社区平台作用

  切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铁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9年10 月8 日

  铁力市下辖7个乡镇,25个社区,辖区内有4个林业局和1个国营农场,全市总人口3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万人。是一个城镇人口、社会劳动力较多的县级市。多年来,由于境内政企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劳动保障工作特别是就业工作缺乏基层工作平台,触角一直难以延伸下去,工作上严重地存在断层断档、交叉重叠而又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建设统一规范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有利契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平台建设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强化社区平台功能,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就业服务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工作局面。

  一、把好三关,搭建高效能社区平台

  按照“六个到位”和“三个衔接”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市委市政府对建立统一规范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市编委下发了专门文件,落实了机构编制,财政部门落实了专项经费。为保证建成高效能的社区平台,我们注意把好三关:

  一是把好配备工作人员的素质关。我市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在乡镇干部中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任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笔试入围、面试答辩、组织考核、民主选举”等办法在大中专毕业生和学校分流教师中公开选拔。通过严格把住用人关,有效地保证了社区平台工作人员的素质,我市社区平台的工作人员专科以上学历的占71%,中专学历占29%。为了保证境2191.cn内企业劳资部门对社区平台工作能够及时指导,在林业职工居住集中的社区,由企业劳资部门选派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以增强社区的工作力量,通过培训和短时间工作,其业务能力和适应性普遍比较强,为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统一把关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建立社区保障平台后,为了搞好“三个衔接”工作,我们实行了站长负责制,建立起站长、协管员、信息员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信访接待、信息月报、调查走访等各项规章制度和站长、协管员、信息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同时实行考核奖惩制度,由劳动部门对站长、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工作进行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并严格兑现奖惩,从而有效地约束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行为,极大调动了他们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把好工作程序关,保证工作到位。针对社区平台刚成立,工作人员对业务不够熟悉的情况,我们结合社区平台的职能,边工作边完善,在多年来形成的劳动保障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每部署给社区一项工作,都事先进行培训,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制定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案,并跟踪指导,以确保平台工作人员有所遵循。例如,在《再就业优惠证》发放上,我们统一制定了“个人申请、社区调查、街道张榜公示、企业劳资部门认定身份、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审、县区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等六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在办理再就业小额贷款时,明确了“个人申请、社区入户调查、县区劳动保障部门审核、银行放贷的工作程序。对于涉及林业职工较多的社区,地方劳动保障部门与企业劳资部门联合指导。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经验材料
       乡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经验交流材…
       民主法治示范村经验材料
       学校德育交流材料
       行政机关iso9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县政府办公室信息交流材料
       五好村党支部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联动网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银行五四红旗团委经验材料
       联村自治经验材料
     
    安监局加强消防安全整治方案
    酒店餐饮部总结
    护理部主任总结
    医护人员培训个人感悟
    市委干部科学规划要点
    党委干部年度学习计划
    医院门诊部慈善义诊活动企划书
    十七大心得体会感想
    主题班会活动程序
    贫困地方农业发展须破各类难关
    先进个人推荐表
    县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
    推荐信写作基本要求
    推荐双文明建功立业先进个人
    申报全省高速公路治理杯自查
    申报全省高速公路管理杯自查
    日东高速公路菏泽管理处申报
    红旗团支部推荐材料
    乡镇党委换届干部推荐材料
    县政协机关民族团结先进集体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