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三个代表 >> 正文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和谐

,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发生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因为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直接原因主要是企业改制、城市拆迁、农村征地等工作中存在的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以及司法不公、干部腐败等。政策因素也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某些地方和单位的个别政策不稳定、不连续、不合理,导致特定群体利益受损。部分群众为了引起重视、尽快解决问题,以极端方式上访请愿,以过激行为制造影响,以违法形式表达诉求,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非直接利益者参与是当前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有的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中有不少是与事件无直接利益关系、在事件中无直接利益诉求的普通群众。非直接利益者参与群体性事件,事发突然、动机多样、升级较快,导致预防难、排查难、处置难、善后难。发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改革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群众认为自身利益没有得到维护,改革发展成果没有得到共享,因而产生怨气和不公平感。一旦遇到民事纠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等事端,他们便借机表达不满,客观上使事态不断扩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散布虚假消息,恶意进行炒作,进一步激化矛盾。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燃点降低是当前出现的新趋势。部分群体性事件往往是由小摩擦、小纠纷引发的,其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客观上看,人们对改革发展的社会预期普遍提高,对改革成果的分享要求明显增强,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群众的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以致心态失衡。主观上看,少数干部对待群众作风官僚、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使群众利益受损,产生怨气。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加上潜在的社会矛盾的影响,一起偶发的具体事件甚至很小的事情,就可能引发部分社会成员宣泄不满情绪,成为社会冲突的“导火索”。
   
    敌对势力插手利用人民内部矛盾是值得警惕的新动向。当前,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借我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利用我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易发多发的特点,对基层与民间进行所谓的“全面、深度介入”,渗透破坏的手法和形式不断翻新。有的打着非政府组织的旗号,以“办学”、“资助”、“扶贫”等方式,大做“人权”、“民主”文章;有的介入并炒作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直接策划群体性事件,蓄意将个别问题扩大化、刑事案件政治化,妄图把群众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意见引向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有的甚至无中生有,编造谣言,混淆视听,挑拨是非。敌对势力通过插手我人民内部矛盾,企图在国际社会制造负面影响,进而达到动摇我国社会制度的险恶目的。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化解矛盾纠纷的持续过程。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防范、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实现矛盾纠纷由被动调处到主动化解的转变、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由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源头预防。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从根本上说,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要把发展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根本出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道德是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努力实现公平分配促进和谐社会构…
       诚实守信是和谐底线
       把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统一于和谐…
       弘扬正气促进和谐
       怎样看待政党关系和谐
       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
       扎实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为建设…
       开发社会人才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
     
    国旗下讲话—第周—让自己走向成…
    庆祝三·八妇女节暨妇女总结会上…
    狠抓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工作报告
    农村信用联社经营管理会议讲话
    学雷锋活动总结
    品获得教养的途径心得领悟
    药监局人文精神大培育讲话提纲
    开辟国防教育基地初步设想
    扬长征精神建和谐社会
    初中班主任计划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
    社会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意见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社会救助工作责任管理办法
    重大矛盾和积案化解攻坚活动
    社会治安综合整顿工作汇报
    经济和社会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建设小康社会监测工作报告
    节水型社会建设意见
    三个代表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