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三个代表 >> 正文
弘扬法治精神 保障司法和谐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肩负着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平安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既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力量,又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力量。人民法院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在审判工作中始终着眼于和谐、致力于和谐、服务于和谐,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
   
    以正确的理念指导和谐。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反映了和谐社会对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人民法院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把握方向,指导审判实践。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推进和谐司法为目标,确立“政治建院、审判立院、改革强院、规范治院、廉政树院、人才兴院、文化育院”的方针,在广大干警中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努力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和谐司法观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有效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的问题。
   
    以公正的裁判保障和谐。公正裁判既是法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人民法院必须始终着眼于和谐,通过公正、高效、权威的审判工作,当好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器和防火墙。近年来,滨州法院大力实施“三案”工程,努力把每起案件办成经得起法律推敲、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办成辨法析理、弘扬正义的“精品案”,办成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和谐案”。坚持把依法调解作为办案的首选方式,“调判”结合,“情法”并用,减少和消除不和谐因素,使每起案件的审判都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实践,不仅让当事人得到公正裁判,还从中感受到司法是和谐的、社会是和谐的。
   
    以便民的服务促进和谐。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的职责所在。法院促进社会和谐,不仅要有公正审判的力度,以规矩促方圆;还要在审判中真情实意地关心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滨州法院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实施立案、审判、执行“一条龙”服务,开展“道一句问候、送一把椅子、端一杯热水、说一声再见”的诉讼服务“四个一”活动,并积极构建便民诉讼网络,尽可能让当事人少花一分钱、少费一份心、少跑一次腿。同时,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实行诉讼费用缓、减、免,确保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打赢官司的当事人权益得到及时兑现。
   
    以清廉的形象维护和谐。法院队伍的作风形象,直接关系着和谐司法能否取得成效。近年来,滨州法院深入开展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以及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并按照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为营造和谐的司法环境,积极开展工作“零”缺陷、程序“零”违规、办案“零”差错、服务“零”投诉活动,强化对审判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健全和完善促使干警“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不必为”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同时,引导干警比作风、比服务、比能力、比贡献,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弘扬司法正气,树立公正形象,以形象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导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试论加强党对构建和谐社会领导的…
       建设和谐企业 推动和谐发展
       利益关系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基…
       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协调和理顺利…
       创新中建设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富民进程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做好调解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公司小品剧昨天今天明天
    市委书记出席先进表彰大会时讲话
    节能减排进步落实意见
    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会议讲…
    民政局深化宣传教育实施意见
    纪念中苏俄建交五十五周年音乐晚…
    广电局加强廉洁教育总结
    全省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发言材料
    市物价局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一…
    浅谈国资部详细规则
    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安排意见
    依法建设法治党政实施意见
    加强法治党政建设意见
    党委年度依法治市计划
    民政局民主法治交流材料
    工业炉公司工会法治交流材料
    工商局法治教育交流材料
    中学依法治校交流材料
    依法治县交流材料
    社区民主法治实施工作的经验
    三个代表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